【回顧民國大家展】歷史風華盡在中山堂

文/黃華安 |2019.01.15
2679觀看次
字級
中山堂。圖/黃華安
董作賓兒子董敏(中)現身於展覽會場。圖/黃華安
胡適在台故居。圖/黃華安
林語堂大陸漳州故居。圖/黃華安

文與圖/黃華安

歷史煙塵滾滾,風雲驟起,花葉旋落,只是霎眼間的事;人事如走馬,漫行而來,飆然遠去,也只是時光的過眼,然而凡是走過的,都會留下足跡和印痕,銘刻著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足以動人的故事和聲音。

八十一年的中山堂,歷經日治時期(公會堂)到民國台灣,風雨其中,日月其中,卻也見證了歷史遞換中政教輪替,和人文興代的衍演。因此,中山堂本身,就具有一種歷史敘事,或承載著無數回憶的場所,同時也是台灣集體記憶的重要地方。

重要歷史意義殿堂

這裡曾經是「國民政府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地區受降儀式」的地點,也是民國三十五年十月蔣介石抵台主持「台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之處,更是胡適來台宣揚「中國文化裡自由傳統」的精神場域,以及于右任、張大千和傅斯年等人,常辦展覽與活動之所,易言之,中山堂敘寫了一頁頁時代走過的故事,而顯得其之重要的歷史位置。因此,在這個具有歷史性的空間,舉辦一場民國大師的緬懷展出,無疑是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

歷史的展幅,顯現了台灣島上的種種聲音與光影,以及生命的無數變化。尤其隨著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後,許多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亦隨著移入台灣,並成了一個時代穩住生命力量的磐石,鎮定住了那時代處處混亂的人心,同時也經由他們所展現的知識和藝術才華,開啟了另一頁台灣波瀾壯闊的人文天地。

因為有了這些學者文人,以及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使得歷史一路走來,充滿著無限風光。這些生於中國,而埋骨於台灣之島的,如胡適、傅斯年、錢思亮、梅貽琦、毛子水、臺靜農、顧長鋐、鄭騫、董作賓、李濟、沈剛伯、姚從吾、殷海光,以及後來的錢穆、牟宗三等,在這塊民主的淨土奉獻了自我,展現出無比智慧、知識、毅力與才華,且煥發出生命亮麗的光彩,成為一時人物、一代大師,更為時代立下了讓人學習的標竿。

完整展現大師風采

因此,回顧過去歷史的百年煙塵,這些曾經為文化、教育理想而開拓無限願景的人,這些曾經走在島上而具有高拔生命氣格的人,這些個性堅毅卓絕而成就斐然的人,正可成為這價值體系混亂時代的生命典範,以及安頓生命的人文座標。是故,基於這樣的理念,華安特與中山堂合作,舉辦了「民國大家的身影」特展,以回顧和緬懷的方式,展出十一位來自思想界、教育界、文學界和藝術界的大師,即胡適、錢穆、傅斯年、董作賓、林語堂、蘇雪林、莊嚴、張大千、溥心畬、于右任、朱玖瑩,希望能通過他們的生命理念,一生的堅持、表現和成就,以成為後人學習的對象。

為了完整展現出這些大師的風采,以及呈現他們完整的生命路程,我們不辭千里迢迢,日月兼程,從台北、台南到中國大陸的彰州、安徽、江蘇、山東、北京、南京、陝西、四川、湖南和福建等地,歷經各城、鎮、村的輾轉,一萬五千公里的長程跋涉,探訪了他們的後人和親友,收集資料,以及攝錄他們的故居、求學和成長的路程,其中的跋涉、艱難和頓挫,實是不足為外人道也。但在追尋他們生命行跡的過程,也讓人體會到他們蓬勃生命根源和際遇轉折間的奮發精神,一如胡適所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何以有生,而在於自己怎樣生活」。

昭昭前事,勵勵後人,大師們的身影,處世的精神和觀世的生命視野,都能形成啟發,如:胡適開出了白話文學運動的契機,推動文學和學術的風潮;于右任引領標準草書的創作意識,彰顯書法的藝術特質;傅斯年大力推廣教育,董作賓在甲骨文的成就;莊嚴將故宮國寶萬里迢迢護送到台灣等,在在表現出他們走在時代的前頭,以及對台灣學術的貢獻,影響後世深遠。這些大師的足跡,也讓我感受到他們精神的號召,不計勞累和長久籌備,一步一腳印地完成這個具有意義的「大師」特展。

人物典範 動人畫景

生命有限,精神長存。民國大家的身影,都有著他們可以激勵後人的故事。是以因應著這樣的特展,期間也安排了十場講座,除了蕭瓊瑞老師綜合講述這些大家的時代處境與弘道傳燈的使命,筆者則從兩岸故居影像談大師的生活風釆,也特別邀請了相關專家學者或其後人,如辛意雲、董敏、辛金順、陳昌明、莊靈、林海鐘、林谷芳、李蕭錕等,分享各大師的相處經驗與生活、文化思想與作品研究,讓大家能經由講座,重新走入大師的生活世界,以及親炙大師們的生命風采。

從二○一七年十一月中到二○一八年二月底,三個月的展覽期間,吸引不少觀眾為了瞻仰大師的兩岸故居照片、紀錄片、文物、書信、作品等,而來到會展。同樣的,十場的講座,場場精采也座無虛席,甚至有些還站著聆聽,場面爆滿;討論更是熱烈與融洽,由此可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大師們的一生行跡和故事,相當吸引群眾,也能激發與啟迪人心。

尤其,當這十一位人物影像回到了中山堂,恍如歷史靈光閃現著民國在台灣的光彩,與中山堂的歷史景象成了相互襯色的文化情調。是的,時代不斷遞變,人的價值信仰,也因資本主義的浪潮而被席捲得混淆和迷亂,但總是會有一些歷史事蹟與人物典範,可以做為我們立命的根據、生命指引的方向,及頂禮天地的最後信仰。

但願,從民國大師們的身影,可以讓人看到一個時代歷史意義的展示,夢想的飛躍、時光紛飛的光芒,以及許多人曾經走過的這座島嶼美好的天地。因此,一個歷史的回顧,美和希望,都在這裡開成了一幅雋永與動人的畫景。而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回望,才能藉此,慢慢走往未來更美好的路向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