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這樣拒絕到底對不對?

文/黃羿瓅 |2019.01.14
1764觀看次
字級

文/黃羿瓅

人在社會塵網中,都有過妥協、拒絕、反抗、屈服等經驗,端視如何選擇。近年「拒絕的勇氣」、「被拒絕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話題盛行,在在強調人應重視自己,身心方能健康。筆者則認為,固然須有拒絕與被拒絕的勇氣,卻還要有智慧、有技巧,若能情與理兼顧,也堪稱藝術了。

中唐時藩鎮割據,詩人張籍在朝為官,面對聲勢如日中天的藩鎮高官李師道拉攏、挖角,不願依附,卻又不敢得罪,於是寫了〈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化身忠於丈夫的「節婦」,張籍先是感謝對方的深情厚意,再是真摯又堅定的表達立場,委婉拒絕對方相與的榮華富貴,尤其末兩句,更表示出極大的遺憾。聽說李師道看了相當動容,也就不再勉強。

以詩言志,張籍的語言藝術堪稱一絕。

另一位「拒絕高手」就是西晉的李密了。三國末,司馬炎篡魏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武帝實施懷柔政策,廣邀蜀漢舊臣為朝廷效命,尤其文學、德行、孝行和才幹都聲名遠播的李密,更是他標舉「以孝治天下」極欲收攏的對象。李密眼見皇帝要他速速赴京,自己只是亡國之俘,新君如此恩寵,足該感謝與服從,況曹操殺「不乖」的華佗、孔融,殷鑑不遠啊。便細想,這樣拒絕到底對不對呢?他明白切勿觸怒統治者,然而內心實在萬般不願。是以,流傳千餘年的抒情大作──〈陳情表〉,於焉誕生。

一開始,李密誠懇敘述自小孤病悲慘,祖母一手養大他,兩人相依為命;而九十六歲的祖母常年臥病,他親侍湯藥,前幾次也因此推拒官職,就為報答養育大恩。先以引發惻隱之心的文詞來消弭皇帝可能的猜忌,再步步說明屢被召用卻無法應命的經過;因祖母病情每下愈況,忠孝無法兩全,令他進退兩難。

接下來,他故意貶損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亡國賤俘,至微至陋」,向皇帝示弱,且言「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以凸顯皇帝的倚重是無比的榮寵。然後,直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強調一切都是為了盡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這盡孝,完全符合晉武帝高舉「以孝治天下」的政策啊!文末,毫不遮掩的下了結論:「皇天后土,實所共鑒」、「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表白對新君的感恩及效忠之情。

「密不空有名也。」這是晉武帝的回答,還賜下奴婢、膳食,讓他終養祖母。古今都認為,真情流露、文字技巧高超的〈陳情表〉,救了李密一命。

綜觀前述,皆有拒絕與被拒絕的勇氣,且具備智慧。遺憾今天社會常見背負不必要責任的濫好人、追愛不成挾怨報復的情殺等等,倘若平日能圓融處事,且有堅守底線的勇氣,做事就能有高效率;而拒絕別人時,也要想想方法對不對?切忌盛氣凌人、傲慢或決絕;婉轉運用智慧,讓對方不致難堪,甚至感覺受到尊重,那麼,遇事就能處理得宜,順遂平和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