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7】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4

星雲大師 |2019.01.08
1925觀看次
字級
佛教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人生的成敗得失、禍福窮通、悲歡離合,都是前世已註定,是由命運之神所掌握,今生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於事無補。圖/晨露

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 4
文/星雲大師

佛教是宿命論嗎?

【問】佛教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命運如果是前世命定的,那麼佛教是不是宿命論者呢?

【答】佛教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人生的成敗得失、禍福窮通、悲歡離合,都是前世已註定,是由命運之神所掌握,今生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也於事無補,因此當他遭遇困境的時候,往往認為冥冥中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的努力都是枉然,於是消沉、沮喪,不知奮發振作,而把自己寶貴的前程委諸子虛烏有的唯一神祇去主宰,甘心做宿命的奴隸,實在可悲。
其實,從佛教的因果觀來看,吾人所受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所謂「自作自受」,並非有一個神明可以主宰。譬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華的都市裡,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終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窮鄉僻壤營生,日月窮勞,這不是命運不公平,而是因緣果報不同。如經上說:「有衣有食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僧人;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採花供佛前。」
〈因果十來偈〉也說:

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
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
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
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從這些偈語可以知道,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有因有果,並非憑空碰運氣而來,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縱,而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而其結果所造成的影響力是通於三世的。也就是說,佛教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並不否定前世的善惡罪福可以影響今生的命運,今生的所作所為,也可能影響來世;但不管前世、今生、後世,都非定型,而是可以改變。例如,有人說錯一句話,招來麻煩,但即刻道歉,取得別人的原諒,事情就能化解;做壞事,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誠心懺悔、認錯,法律也能從輕發落。
因此,佛教的因果觀及業力論,說明了自己的行為可以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尤其佛教主張諸法因緣生,空無自性,命運也是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壞的命運可以藉著種植善緣而加以改變,例如慈悲可以改變命運,修福也能轉壞命為好命。
甚至有的人認為自己罪障滔天、惡貫滿盈,永遠無法扭轉命運,其實不然。佛教認為再深重的惡業也可以減輕,好比一把鹽,如果將它放入杯子之中,當然鹹得無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裡或者大水缸中,鹹味自然變淡。罪業如鹽,無論如何鹹澀,只要福德因緣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鹹為淡,甚至甘美可口。又如一塊田地,雖然雜草與禾苗並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們持以精進,慢慢除去蕪雜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長大了,即使有一些蔓草,也不會影響收成。
佛教強調三世因果,雖然重視過去的命運,但是更注重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因為過去的宿業已然如此,縱然再懊惱也無法追悔;但是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卻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只要我們妥善地利用當下的每一刻,前程仍然是燦爛的。
因此,佛教主張不應沉溺於過去命運的傷感之中,而要積極追求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命運。
因為佛教並非「宿命論」,而是「緣起論」,一切都取決於因緣條件而定。因緣本身空無自性,若從「諸行無常」、「緣起性空」的真理來看,我們的命運隨時都有很大的轉圜空間,所以我們不能聽天由命,沮喪消沉,空過歲月,應該要有洗心革面的魄力,無論在富貴順達裡,或是貧賤苦厄中,都應該正觀緣起,了解命運,改變命運,如此才能創造圓滿自在的人生。(待續)

【延伸閱讀】
因果的道德生活

佛教是講求因果報應的宗教。因果,最簡單的了解,就是種什麼因,就會收成什麼果,也就是俗語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在時間上有三世因果,在日常生活中、經濟、身體、信仰等等,也各有他們的因果律存在。譬如肚子餓,吃了飯就解了饑。吃飯是因,肚子飽就是果。又如一個人勤勉不懈地工作,因此賺了很多錢。努力工作是因,賺錢就是果。
胡適之先生有一句話說:「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因果觀並不是宿命論。宿命論認為一切的得失成敗,冥冥中由命運之神掌握,努力是沒有用的。而因果的觀念是,所有的果報,不管善惡,都是你自己造作出來的,幸福、悲慘的選擇,主權不在神而是在自己,一切的結果,是自己行為決定的。
過去的不幸,可以靠不斷的努力,使它轉變為幸福。因果觀是肯定努力、上進、修行,充滿樂觀進取的道理。佛教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我們要堅信因果報應的絲毫不爽,謹言慎行,守身護心,不要造下惡因,嚐到惡果。因果是一定會報應的,只是時間快慢有別,有的現世就受報,有的來世才受報,有的多生多劫才受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因果的道德生活?有一個小孩,和朋友發生了摩擦,跑到山谷大叫,發洩內心的忿悶,他對著幽深的空谷叫著:「我恨你!我恨你!」話聲剛落,幽谷裡突然傳來「我恨你!我恨你……」的回響,久久不絕。
小孩子沮喪地回到家裡,傷心地向母親哭訴:「世間上所有的人都恨我。」
母親問明原委,於是牽著孩子的手,到了依舊寧靜無聲的山谷,「孩子,現在你對山谷說:『我愛你!』」
小孩子照著母親的話做了,立刻從山谷四面八方傳來「我愛你」的聲音。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用愛才能贏得愛,以恨對待恨,恨意只有加深。
一個人長得相貌端正,是從忍辱中修持而來的。世間上最難看的臉孔是忿怒的臉,時常保持心平氣和,自然顯現端好的相貌。貧窮是因為慳貪不知施捨,慳吝貪得,不能與人結緣,失去許多助緣,自然貧窮。名位由恭敬中獲得,下賤因憍慢而生;瘖啞是譭謗佛法的惡果,盲聾乃不信四諦的受報;長壽是因為懂得行慈悲,短命則起因於殺生,諸根不具是破戒的報應……在因果的道德生活裡,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無法逃避責任的。我們應該把因果觀念牢記心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務求合乎佛法準則。

──節錄自《人間佛教系列3─佛教與生活》〈生活與道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