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13 視覺智能專家赫曼:看藝術,練眼力,生活更便利!

楊慧莉 |2018.12.22
2752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觀察力、分析力、溝通力和行動力是過好生活的必備能力,甚至在危急時刻能發揮效用,助人趨吉避凶。這些能力可否透過後天訓練?答案是肯定的!怎麼做?就讓視覺智能專家赫曼來告訴你吧!

另類專業
用藝術品銳化世人眼力


艾美.赫曼(Amy Herman)本身是律師,也是美術史學家。她善用藝術品精進人們的觀察力、分析力和溝通能力。

兩千年,赫曼在紐約市的藝術博物館「弗里克收藏」(The Frick Collection)負責教育推廣時,開設了藝術知覺力的研習課,藉以增強醫學院學生的觀察力和他們跟病人溝通的能力。

爾後,她將這樣的課程運用在各行各業,包括紐約市警局、聯邦調查局、國防部、《財富》五百強公司等。藉由提升視覺素養,赫曼增強了受訓者的工作表現和領導力。此課程後來也陸續成為《紐約雜誌》、《華爾街日報》、《CBS晚間新聞》的特色內容。

由於課程頗獲好評,赫曼之後將課程內容和參與者的生活運用實例寫成書,讓更多人受益,出版後不久即成為《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的暢銷書《視覺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

視覺智能綜觀全局

除了出書,赫曼也四處演講,推廣她的視覺教育。在近期的一場公開演說中,她以實例簡明厄要的傳達她有關視覺智能的理念。

首先,她讓觀眾看一件藝術作品,這件作品猛一看,像一只老鐘披上了一塊布,中間還繫上了一條繩子,但細瞧後才發現以上純屬想像,作品本身是一件雕塑,是用漂白的大葉桃花心木雕刻而成。

赫曼的用意不是教人如何欣賞雕塑,而是如何培養出一種她稱為「視覺智能」的能力,這種能力透過明察秋毫和理解,可以拯救生命、挽救公司、甚至幫助人了解自己孩子脫序的行為。

她認為,不管有人天生多眼尖,都仍可透過學習讓觀察力愈來愈敏銳,因為好眼力不在驚鴻一瞥,而在明白要仔細端詳,特別是在極需專注力的非常時刻,退後一步,綜觀全局,好看出我們忽略的部分。

見樹又見林的工具

但為何要透過觀賞藝術作品呢?

「因為藝術是一種有力的工具,這種工具不但讓我們看到眼前事物,也要我們看到心坎裡,還要我們重新看待所處的位置和所看到的東西。」赫曼說,並舉歐姬芙 (Georgia O'Keeffe)的作品《華盛頓紀念碑》為例,「我之前看過華盛頓紀念碑上千次,頂多留意大理石在不同時間下的顏色變化,從不曾跳脫開來,把它視為一件藝術品,直至看到歐姬芙的創作,這下,我才明白只要我們把心思放在每件事上,就會產生全新的眼界。」

而如想從一件藝術品中培養見樹又見林的能力,赫曼認為,就得問對問題,像是:這是畫作?還是雕刻?怎麼做出來的?她舉日本光影大師山下工美的肖像作品為例。不仔細看,看不出那是由一萬支釘子和一條連續不斷的縫線「繪出」的肖像。

這種問對問題以窺出真相的能力,赫曼發現,不僅適用於看作品,在工作上亦有很好的妙用,像是專注於畫作上背景部分的放射科醫師就會更注意到核磁共振影片中特別異常的部分,甚至家長可藉由察覺畫作中不存在的顏色留意到孩子言下未說的部分。

視覺預見與連結力

此外,「運用藝術增強視覺智能,能讓人從畫作中消失的細節裡察覺到事有蹊翹,而產生因應之道。」赫曼舉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一件作品為例,因為你可從作品中「留意到壁爐中沒有火,火車下沒有鐵軌,燭台上沒有蠟燭」。

這種察覺有東西不在場的能力,對偵探而言,是一項極有力的工具。有一位學過視覺智能的北卡羅萊納偵探,被叫到一個翻船意外現場。目擊者告知偵探,船翻了,船東就淹死在船下,但偵探卻發現了船上的紙張都沒溼,以此推翻了船東因船翻而遭溺斃的說法,整件案情從意外死亡導向了謀殺案。

與預見不在場事物同樣重要的能力是,視覺所具備的連結力。藝術家瓦特(Marie Watt)的作品《毯子圖騰柱》,藉由讓每件毯子主人標示此毯子對家人的意義,揭示了生活物件所隱藏的連結,像是有些毯子是蓋在寶寶身上的,有些則是全家野餐時會用到的。赫曼以此作品指導新生代醫師,讓他們走進病房,拾起病歷表前,能先環顧房間,看有沒有氣球、卡片或象徵特殊意義的毯子,藉此了解病人身邊是否有支援體系,讓醫師據以提供病人最有利的協助。

趨吉避凶
提升視覺智能 好處多多


那麼,赫曼如何訓練人更有視覺智能呢?

「其實就是四個A:評估(Assess)、分析(Analyze)、清楚陳述(Articulate)和行動(Act)。」她說,「每當一個新的情況發生時,或是遇到新的問題,都是先評估狀況,了解眼前發生什麼事;接著,要問重點是什麼,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進一步分析情況;然後是清楚陳述問題,最後是做出決定(或結論)的行動。」

觀察力能救人一命

赫曼教人看畫時,要人就眼前所見提出問題,藉由提問,訓練自己的感知、分析和溝通能力。她認為「提升對周遭環境的知覺,不僅能助人趨吉避凶,還能藉由清楚陳述問題,訓練自己有更好的溝通能力。好的視覺智能和精準的溝通力是生活必備」。

她舉一個非洲婦女逃過恐怖攻擊的遭遇為例。二○一三年九月,肯亞首都奈洛比的西門購物廣場發生恐怖攻擊事件。當時,有一名婦女帶著自己的年幼兒童去參加在廣場內開設的烹飪課。這名婦女一進烹飪教室,就留意到烹飪台後面有一堵牆。當恐怖攻擊發生時,所有人驚慌失措的逃竄,這名婦女評估當時的情況,將自己和她的孩子藏身於爐灶後方與牆面之間,成功逃過一劫。

商場亦受益於藝界

一般人在攸關時刻能藉由敏銳的觀察力死裡逃生,商界人士亦可從藝術之眼學習更好的經營之道:

◎觀感因人而異

觀察本身是客觀的,詮釋我們所觀察到的事物則是主觀的。影響因素即如左上角「視智檢測」中所說的濾鏡,包括了教育、經驗、價值,甚至是否有睡好覺。我們愈了解是什麼影響我們的知覺力,就能讓我們的觀察力更精準。

商人追求的是一個確切的答案,但藝術讓他們了解,對某人顯而易見的事,對其他人未必如此。赫曼表示,想知道別人對某事的觀感,就直接問。她舉自己看過的南非藝術家亞歷山大(Jane Alexander)在紐約聖約翰天主教堂展出的作品為例。藝術家當時在教堂內四周擺設了一尊尊真人大小,多數赤裸著,有著獸頭的作品。赫曼問了許多教徒的意見,其中一位老太太直言不諱:「這作品太邪惡了。」不過,有個警衛在旁聽到老太太的批評後,拍拍赫曼的肩膀說:「妳別聽她胡說,這些作品是我在這裡看過最棒的。」

◎隱身者亦重要

我們傾向就手上有的訊息採取行動,做出決定,但觀賞藝術提醒了我們很多未浮出檯面的訊息也一樣重要,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去找出那些我們尚未知曉的部分。事實上,企業家是箇中好手,許多新創公司即是在有人尋找某些市面上尚不存在東西的情況下草創。

想眼尖就先抬頭看

赫曼十多年的視覺智能教育,讓她明白以批判之眼看待藝術品,可助人培養身處險境臨危不亂的心境,不管當事者的身分是看護、醫師、母親或員警。

她認為增強視覺智能並非要顛覆我們看事情的角度,而是見微知著,就像布雷克的作品(Jorge M?ndez Blake)在一面看似一般的牆面下放了卡夫卡的作品《城堡》,以此隱喻一點改變就會影響基礎,連帶破壞了上面幾層磚頭間的對稱。

換句話說,生活中有很多隱而不彰的危機蟄伏著,等著被發掘,另一方面,「一個想法、一個創意、一點創新都會造成改變,甚至能救命」。赫曼希望人人都能從藝術品鑑賞中增強眼力,察覺生活中的問題,然後藉由提問,激發創意,改善所處環境。

另外,有感於現代人對科技的迷戀,赫曼也提出最真切的建言:「想增強視覺智能,就從『抬頭看』做起吧!我們太倚賴科技了,但科技再好用,都無法取代人際互動及我們與周遭環境的實際互動;一言以蔽之,就盡量讓自己活在當下吧!」

視智檢測
看看你的眼力有多好?


在作品《視覺智能》裡,赫曼邀請讀者賞析畫作,鍛鍊自己的觀察力和批判思維技巧。以下是書中的幾個測試,讀者不妨也試試:

◎照片1:許多人看出照片中的牛。不過,每個人看到的樣貌未必完全相同。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受到個人濾境的影響,這濾境從個人的成長環境到政治信仰。

◎照片2:照片中的水、橋、建築,你可能都看到了,但你注意到橋上的桌椅嗎?許多人沒看到,因為他們壓根也沒想到桌椅會出現在那裡。不過,因不理解或是找不到桌椅合理存在的理由而就此錯失訊息,在現實生活中可是很危險的。

◎照片3:你可能有看到照片中行走的女人、一張公園椅和一些樹木,但你有看到背景的大「C」嗎?生活中,我們常會對一些大而重要的訊息視而不見,但研究畫作,可以助人培養專注力和觀察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