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生態 荷蘭造人工群島

 |2018.12.17
11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荷蘭豪擲六千八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一億一千六百五十萬元)興築新人工群島,盼能復育環境,彌補築堤造湖付出的環境代價。第一座人工島已在今年九月開放,另外四座預計在二○二○年以前完工。

荷蘭護林員唐克(Andre Donker)望著歐洲最大淡水湖之一馬肯湖(Markermeer)的灰色湖水,嘆了一口氣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都是魚群」,然而這片面積七百平方公里、調節荷蘭其他地區水位的廣大水域,成了一個缺少水生生物的汙水。

荷蘭如今希望藉由一個由五個島嶼組成的新人工群島,這個雄心勃勃的典型工程計畫「Marker Wadden」,讓這個地區的自然景觀重現生機。唐克說,這是「歐洲最大的重建作業之一」。

「Marker Wadden」計畫自二○一四年起執行,二○一六年開始施工,規畫建成五座人工島,其中第一座於今年九月開放,吸引了大批自然愛好者見證。這座島成了新的休閒景點,上頭有人行步道和海灘,人們可以在數公里長的木棧道上散步,或在沙灘上放鬆身心,也可在賞鳥小屋、觀景台上觀賞鳥類和風景。

荷蘭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傷害的國家,這也成了這個國家眾多造島計畫之一。

昔日造湖工程

讓活水變汙水

馬肯湖原本為須德海的一部分,荷蘭一九三二年築堤造湖,利用長堤隔開北海、對抗洪水,完成一個世界工程奇蹟。

荷蘭國土有百分之二十六位於海平面以下,築堤造湖工程造出了內陸湖泊及海埔新生地,卻付出了環境代價。

在之後的數十年間,用來興築隔出馬肯湖和鄰近愛塞湖(Ijsselmeer)的長堤沉積物被水沖走,沉至湖底,使湖水變得混濁,對魚類、鳥類、植物和軟體動物構成負面影響。

唐克說:「我們必須介入。」解決之道是一項大膽舉措,符合荷蘭人老愛以「上帝創造了世界,荷蘭人創造了荷蘭」自豪的作風。

「Marker Wadden」計畫耗費六千八百萬美元,其中大多來自個人捐款。

在距離列立斯迭港八公里處,唐克走在人造沙丘的一側。其他類似沙丘則延伸至觸目可及之處。

在充滿各種蘆葦的實驗地帶,唐克站在橫跨池塘的木橋上說,他已能見到生物多樣性增加的初步跡象。在七百公頃的人工島上,多數地區覆蓋著仍然稀疏的植被。

廣大淡水湖內

築動物新樂園

這座耗時兩年半完工的島,今年已成為三萬隻燕子的棲地。專家最近統計,島上出現一百二十七種植物,其中大多是風傳種子在此落地生根。

唐克說,水中浮游生物數量「暴增」,「確保鳥類有大量食物可覓食」。灰雁、燕鷗、大白鷺和夜鷺等多種水鳥也回到這個地區,考驗人工島復育環境的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