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鋒92 心理學家楚弗:學當一個還不錯的人

文/楊慧莉 |2018.12.15
2858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多數人都樂當好人,也以當好人為樂,他們自覺通情達理,甚至慷慨解囊,樂作善事。不過,當有人質疑他們的某些舉止有失公允,他們馬上自我防衛。社會心理學家楚弗根據多年研究,發現了「好人迷思」,許多人即陷入此迷思而阻礙了自我成長進步的空間……

覺知偏見 別再自以為是好人

多莉.楚弗(Dolly Chugh),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擁有康乃爾大學學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企管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紐約大學斯坦恩商學院,在此之前曾在企業界待過十一年。

楚弗主要研究我們多數人如何及為何儘管立意良善,但仍會有種族和性別歧視,以及產生她所謂的「道德盲點」(bounded ethicality)。她的近作《你真正想做的那個人:好人如何對抗偏見》(The Person You Mean to Be: How Good People Fight Bias)被當代幾位知名驅勢和意見領袖視為今年度秋季「書架上必備的六本書之一」,如因作品《安靜:內向者在眾聲喧嘩的世界中所發揮的力量》而聲名大噪的作家凱恩(Susan Cain)、組織心理學家葛蘭特( Adam Grant)等。

真好抑或自我感覺良好?

楚弗在近期的公開演說和訪談中,談到她的研究和作品精髓,點出現代人的「好人迷思」,以及解釋何以許多看似多元、包容和公平的社會或工作環境卻仍出現偏見的問題。

首先,根據她對好人心理學的研究,許多人都很想要自覺為好人,也在乎別人有沒有把自己看作是好人,如她的一位友人就對小黃運將「我覺得妳真的是一個好人」的稱許感動不已,「只是每個人對好人的定義南轅北轍,但不管哪個,在在證明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是有道德的人」。

想做好人,於是我們之中有人會去幫助弱勢團體、樂捐善款或去非營利團體當義工,但如果有人對我們的言行舉止提出質疑,就會讓我們渾身不自在,產生防衛之心。

對楚弗而言,這就是「好人迷思」,於是她提出挑戰,「要是我說,我們對當好人的依戀其實是在阻礙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呢?或是我們對『好人』的定義其實很狹隘,科學上根本就不可能辦到?抑或是想當更好的人就先忘掉當好人吧?」

千萬之四十的有意識運作

楚弗的立論是,人有時做出的決定會違背自己良善的本意,何以如此?

這關乎人類心智的運作。有個曾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假定叫「有限的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說明人腦常依循捷徑,做出很多的工作。根據科學家的估計,人類隨時都有一千一百萬個訊息出現在腦海裡,但只有四十個會讓人有意識的感受到。舉例而言,人們在忙碌的一天開車回家後,才驚覺自己對剛剛行經的路況不復記憶,不記得路上有沒有紅燈,換句話說,先前你是在「自動駕駛」狀態。

「有限的理性」給了楚弗靈感,與其他人共同研究發展出「有限的道德」(或稱道德盲點)假設。一如「有限的理性」,「有限的道德」也同樣讓人類心智受限於某種方式,依循捷徑做出可能有時讓我們偏離正道的決定。

讓人意想不到的內隱偏見

根據楚弗的研究,無意識的偏見便是在「道德盲點」發作之時,這種偏見指的是「我們心中產生的各種聯想,腦袋用來組織訊息的捷徑,極可能的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且不一定與我們有意識的信念同調,像是有學者根據對上百萬人所作的研究數據顯示發現,多數美國白人會把白人跟好事聯想在一起,更勝黑人與好事,多數男女會很快的把男人與科學聯想一起,更勝女人與科學」。

楚弗發現,「道德盲點」解釋了何以「就算我們很想做好人,但仍會犯錯,而這些錯誤不僅有時傷人,還會鼓吹不公不義,然後還要為自己的錯誤辯解,而非從中學到教訓」。

楚弗舉自己的教學現場為例,她曾接獲一位女學生的電子郵件,聲稱她多年來所規定的某個讀本有性別歧視的嫌疑,或是她不只一次當著大家的面,把兩個同種族、長得並不像的學生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

楚弗發現這類無意識的犯錯,會把人推向紅色防衛區域,不斷的想捍衛自己的好人身分,但「道德盲點」的概念卻讓人釋懷,明白「我們可能高估內建羅盤對我們道德決定的影響力,高估自我旨趣對決定的效用」,卻不知「我們『自以為是好人』的觀感已影響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只想極力保護好人的身分,以避免碰觸紅色範圍,但倒頭來也剝奪了從錯誤中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機會」。

當好人也是需要用心學習

此外,楚弗覺得我們也可能把當好人看得太容易,以「非黑即白」的二元論來界定好人的樣式,但「人生很多面向並非如此,像是我們想學什麼東西就去學,我們也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讓自己進步,唯獨遇到當好人這件事,就以為自己知道該怎麼做,而完全無須費吹灰之力成長和學習」。

因此,楚弗從好人心理學研究中歸結出一個快樂當好人的可行做法:何不忘掉「自己就是好人」這件事?取而代之的是,設立一個更高的標準,當個「還不錯的人」(good-ish person)。

楚弗表示,「還不錯的人」當然也會犯錯,但會從錯誤中學習,且對自己的錯誤有較高的自覺,不待他人指出,他們因常自省,而讓自己置身窘境或讓自己不舒服,但只有透過這種脆弱的處境我們才會痛改前非,取得生命的成長與進步。

邁向成長 四方法助己變得更好

無意識的偏見也稱為內隱偏見,常充斥在社會各個角落。作為社會科學家,楚弗的工作不是找出神奇的解決方法,而是提供世人一個不同的視角,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持續進步的作品,能夠成長、學習,開始擴大自己的視野;同時也找出一些方法讓人們了解自己的內隱偏見是如何流露於外在行為。

舉例而言,楚弗作品中谷歌職員克勞的故事。克勞本以為自己在團隊和職場上很擁護女性和少數團體的權益,直到做了內隱聯想測試(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簡稱IAT)後才驚覺結果跟他原本認知的不一樣。自此,他開始特別留意自己角色的影響力,像是誰在他的合約名單上,結果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另外他還發現他的社群媒體帳戶裡,女性也只占了百分之二十。透過種種檢視,克勞明白他的內隱偏見已經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影響,於是他採取了一個擴大網絡以取得平衡的行動。

成長型思惟可對抗偏見

此外,楚弗的研究和作品中還有一個有助對抗偏見的重要心態:成長型思惟(growth mindset)。此思惟由心理學家德威克(Carol Dweck)提出。在德威克的研究裡,成長型思惟者將挑戰視為心智蓬勃發展的動力,將失敗視為成長的跳板,而非不聰慧的明證。楚弗發現,此原本用於學習上的心態亦適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上,因為「如果把自己視為不斷進步的人,就不會對犯錯如此耿耿於懷,而是會正視它,從中記取教訓,改善它」。

至於如何成為自己心目中想做的那個人,楚弗提出了以下四種清楚的改進之法:

◎當個「還不錯」的人就好

還不錯的人會努力成為更好的人,他們知道「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改進就好,而不會在遭人指責時,反駁對方:「你什麼意思,我好人一個耶。」

◎省視你所參與的社群媒體

你是否只會聆聽觀點和背景與你相仿的聲音?想知道答案,不妨檢視你最近轉發的十則推特推文、你最近看的十部電影等,看看彼此間有多相近?如果很相近,就該另闢蹊徑,開展範疇了。

◎別直接跳過不熟悉的名字

有些人的名字不太好發音,或是不知道怎麼念,就會讓許多人避免跟他們有所接觸,免得念不出別人的名字很失禮、很尷尬。

但這種心態也須改變,因為如果我們相信多元、包容的價值,就該勉為其難的拓展關係,其實方法也不難,可以去谷歌網尋求協助,只要發音差不多就可,重點是要試試看。

◎評估辦公室開會時的狀況

一個職場環境如果有更包容的文化,開會時也會更有效率。舉例而言,如果一個組織裡男人升遷的比例多於女性,或是少數族群覺得沒有被給予相同的機會,這些問題很可能都會在公司會議中以小幅度的狀況突顯出來。

而想要開一場好的會,除了會議桌上出現各種不同的聲音,還須創造包容分歧意見的安全環境。

楚弗樂見作品展現影響

楚弗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世人帶來一些正面影響,像是開啟更有建設性的感恩對話;學會怎麼正確念出同事的名字,而不是直接給人家取小名;學會犯錯時要道歉等。

不過,以上只是行為層面。而就更高的層面來說,她希望每個人能重新檢視自己的角色,未必是解決我們周遭的問題,而是開始思索我們能做些什麼,並給自己成長的機會,以及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並向著目標前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