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硨磲蛤 澎湖復育有望

 |2018.12.10
1382觀看次
字級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利用硨磲蛤足絲再生的特性,剪除稚貝舊有足絲,投放在硬基質上。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螺貝類「硨磲蛤」近年因全球過量採捕,兩個屬中已有九個種被認定為瀕危野生動物;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投入人工繁殖,利用稚貝足絲自然生成特性,讓硨磲蛤復育有望。

硨磲蛤自古以來廣被人類作為食用、藝術及觀賞之用,全球硨磲蛤共有二屬、十三種,其中台灣記錄了二屬、七種,包括二○一四年才被獨立出來的諾亞硨磲蛤。近年來因全球過量採捕,硨磲蛤野外族群數量銳減,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五年間,兩個屬已有九個物種陸續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

澎湖縣政府二○○六年起針對硨磲蛤屬物種實施禁採管制,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多年前也開始積極進行硨磲蛤人工繁養殖研究。

澎湖中心從二○一六年起,選取六至八公分左右的人工繁殖硨磲蛤稚貝,利用其足絲在五到七天內自然再生的特性,於放流前剪除其舊有足絲,直接投放在野外的硬基質上,三周後稚貝存活率高達七成五,有助增加放流數量。

澎湖中心利用中間育成方式,配合適當的培育基質與光照、溫度等,不須額外投餵餌料,硨磲蛤就可快速成長且存活率極高。農委會指出,此改良後的放流技術,可廣泛運用在需要復育硨磲蛤的國家,澎湖中心持續評估最適放流的硨磲蛤體型,待確立後,復育放流作業程序也將更完備,有助提高放流效率,並加速野外族群復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