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末期臨終病患通訊往生輔導實例(十)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2018.12.09
1653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 (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分析與討論(續)

就我的理解與二十多年的臨終關懷實務經驗,弘一大師所主張的「不可急忙」移動遺體,要等到助念若干時間後再浴身更衣,如此才不會嚴重干擾初終亡者的心念與情緒,有助於往生正念之提起,原則上與實務上都是對的;但是這並不等於「絕對不可」移動或是翻動遺體。

如果病人是在家中往生,那麼這一點不會構成問題,病人捨報後就維持原狀不動,俟助念結束後,再為亡者、洗身、更衣化妝,接著在進行後續的處理。但是如果病人是在醫院裡往生,不可能停留在病房裡面助念,而必須要轉移到太平間或者往生室,因此勢必要搬動遺體。

值此關鍵時刻,家屬必須先在初終的親人耳邊輕聲婉言開導,告訴他接下來要為他做什麼服務,讓他先有個心理準備,然後要求護理人員,在移動的過程中,動作要盡量輕柔,將可能會造成初終亡者身心不適或不快的情況降到最低。

其三,至於「雖身染便穢,亦勿即為洗滌」,這一點就有待商榷了,此一說法很明顯地與當今現行的安寧照顧理念與實務操作有相當大的出入。實際上,保持臨終病人身體的乾淨清爽,以及協助病人移動或翻身以調整姿勢,是為了讓他們覺得舒適,這是安寧照顧專業的基本理念與作法,應用在初終亡者的身心上,道理也是一樣。我認為,這樣做不但不會妨礙初終往生者的心念與情緒,反而有助於往生正念的提起,重點就在於照顧的方式與處理的手法夠不夠體貼、夠不夠專業。

為了幫助各位讀者進一步了解臨終關懷的真正問題之所在,我們來回顧一下現代醫療急救術(氣管插管、CPR、氣切)的發展歷史。氣管插管的開端最早始於一八八○年,當時是使用金屬氣管導管進行插管,聽起來就覺得很恐怖。到了一九一七年,Ivan Magill使用了紅橡膠管作為氣管導管,減少了氣管插管的併發症。一九四七年,美國醫師Claude Beck用特製的體內電擊板電擊心臟,成功地在一個接受例行性胸腔手術的十四歲小孩施行去顫術,這是第一例人體成功去顫的案例。一九四九年,雙腔支氣管導管問世,應用於臨床。一九六四年,聚氯乙烯氣囊的問世,是氣管導管的又一個重大進步。

現代醫療對抗心臟停止跳動的CPR(心肺復甦術)是在一九六○年正式發表,一九六三年,美國心臟醫學會正式成立CPR委員會,一九六六年,緊急心臟照護和CPR第一次正式大會建議醫護人員全面接受CPR訓練。一九八五年,Ciaglia發展出「經皮擴張氣切術」(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之後不同方式的技術不斷地被提出、改良而且廣為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氣切」只是一種「支持性」的治療,簡言之,它和治病本身的治療預後沒有絕對關係,既不會改善病情,也不致於使病情惡化,它所扮演的角色只限於為病患與醫師爭取治療傷病的時間,使治療的過程不致於因為呼吸衰竭而影響病情。因此,這樣的處治對於有康復希望的病人而言,是有重大而且正面意義的,但是對於末期臨終的病人卻是毫無意義,而且會造成身心極大的痛苦。

弘一大師(一八八○~一九四二)在世的時候,CPR還沒有問世,他沒有機會見識到現代醫療的CPR、插管、電擊和氣切術,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些急救術普遍應用到臨終病人身上,他只見證到當時對於臨終病人與初終亡者的粗魯對待及處置,所以才提出「不可急忙移動遺體」的主張。

時至今日,社會環境與醫療情況已經大為改觀,如果弘一大師親身處在現代社會,我堅信他一定會修正他在八十多年前的說法,他一定會提出「拒絕CPR、不可插管、不可氣切」的主張,也必然會將安寧照顧的實務融入往生助念以及初終者的遺體處理之中。

大家在擔心及顧慮「碰觸到初終親人遺體,會不會讓他起瞋心,而影響往生」的同時,卻忽略了「插管、氣切等等」所造成的身心痛苦,應該避免而且能夠避免的,卻沒有避免,豈不遺憾!因此,我要鄭重地奉勸各位讀者,在陪伴末期親人的時候,最好都不要讓他CPR、插管等,萬一不幸已經插了管,也務必在他捨報前能全部撤除,讓他身心清爽地往生。(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