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末期臨終病患通訊往生輔導實例(八)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2018.11.25
1693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專任教授)

分析與討論

問題五:臨終病人的精神還好,意識也還很清楚,但是不願意面對死亡,也還不願意去佛國淨土,怎麼辦?

分析與建議:針對這樣的關鍵問題,不能只從表面上來看,而是要從更為根本的生命層次來認知與理解,才能真正解套。一般所謂的「末期病人」,我們暫且不談醫療上的學術定義,就臨床經驗來說,通常是指病人的「自然生命」已經進入倒數三個月左右。當然,即使到了這個階段,家屬也可以要求醫師透過醫療科技的不斷干預,讓病人的肉體拖延一年半載,最後幾乎都失去意識了,甚至於有些病人因而陷入植物人狀態,拖到三年五載,最後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

其實,我在前文的問題分析中已經說過,因為太重要了,所以再說一次。如果病人本身尚未痴呆或失智,意識還很清楚,那麼他的身體會自動發出訊息告訴他自己:「時間快到了」。有的人可以在一個月前,或者在一周前,或者在三、五天前知悉,這是很好的徵兆與預警。其實,這是人類和動物都具有的天生本能,包括原野中的大象以及家中的寵物貓狗,牠們到了老年末期都可以預知時至,安詳地迎接死亡,更何況是人類,因此,身為家屬千萬不要忽視或誤判。

萬一病人已經失智或者痴呆,當然無法預知時至,然而,如果五臟六腑已經出現衰竭的現象或指標,那就是瀕臨末期的明顯徵兆與訊號。不管病人是否痴呆或失智,如果家屬還有疑慮,只要請醫師將診斷的結果與大數據(big data)比對,就可以相當準確地預判病人生命還剩下多少時間,除非病人所罹患的是罕見疾病,無數據資料或病例可供參考。

所以我要鄭重地說:如果「末期臨終病人的精神還好,意識還很清楚」,這是個好現象,也是家屬能夠幫助病人安詳捨報往生的寶貴契機,因此我要鄭重地告誡家屬: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誤判情勢而錯失能夠幫助親人安詳往生的寶貴契機。正當此關鍵時刻,在我的眼中,我看到的是病人「往生的寶貴契機」,而非「死亡」!

「末期臨終病人的精神還好,意識還很清楚」,絕不表示病人的生命可以延續或好轉,而且這段時間很短,稍縱即逝,一旦錯過病人就衰竭而失去意識了。所以,千萬要好好把握,開導鼓勵病人運用最後僅有的精神體力,與佛、菩薩(或耶穌基督、真主安拉,或者他個人信仰上的聖靈)連線(On line)而感應道交。

如果病人不願去佛國淨土也無妨,家屬也可以跟親人說:不想去佛國淨土,也可以乘願再來娑婆世界。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想要乘願再來,也要祈求觀世音菩薩慈航普渡,庇佑加持。

最切要的重點是,家屬要親切地陪伴在病人身旁,溫馨地開導他生命永續、生命不死的真理,鼓勵他無須恐懼而能坦然地迎接及邁向未來的生命,無論是往生佛國淨土或乘願再來娑婆世界。

問題六:將老人家從病房送去太平間,一定會碰觸他的身體,會不會讓他起瞋心,而影響往生?

分析與建議:我遇到很多人都提出這樣的問題,擔心病人捨報之後,醫護人員或家屬難免會碰觸到他的身體,會不會讓他起瞋心,而影響往生?

其實,這還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比這個更嚴重千百倍,而讓病人痛苦難忍的問題是「氣切、插管」,不論是插氣管、還是鼻胃管,都是異物侵入到病人的身體內部,比起碰觸他的身體,要嚴重地痛苦難忍千百倍。家屬既然擔心病人在捨報後,觸動他的遺體會引起他的不快,那麼更為重要的就是必須在病人捨報之前,將他身上所有的針管盡量全數撤除,讓病人保持身心清爽。

在病人捨報之後,先不要為他清洗或更衣,如果不得已必須搬動遺體時,要盡量輕柔。在從病房移往太平間或往生助念室之前,就要先在亡者(親人)耳邊跟他說明,接下來要為他做什麼服務,請他安心。沿途也都要跟他開導、說明,讓他先有心理準備,在整個移動過程要力求動作輕柔緩和,就不會引發瞋心。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