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修煉學】「礙」的教育

文/吳典衡 |2018.11.21
1334觀看次
字級

文/吳典衡

小惠曾是失婚媽媽,小潔是她唯一的女兒。之後小惠再婚,嫁給了一位經商有成的男人,丈夫對小惠跟小潔都很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小潔就是覺得現在的家不是家,喜歡翹家,對父母態度不好,甚至向外尋找許多不安全的性行為。

小惠告訴我,自己和丈夫都非常疼愛小潔,對她有求必應,一方面是想要彌補小潔失去的親情,另一方面,心裡的虧欠也促使夫妻倆對小潔加倍寵愛。聽到這裡,我再細問下去,便發現了問題的原因:原來,小惠除了滿足小潔的物質需求之外,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去交際應酬了。

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一個依附關係的實驗。他把剛出生的小猴子從母猴身邊帶開,獨自放在一個籠子裡。籠子裡有兩隻假猴子,其中一隻是用鐵絲做成的,身上裝著奶瓶;另一隻身上則鋪滿了絨毛。

哈洛發現,小猴子在肚子餓的時候,會去鐵絲猴那邊喝奶,然後便會退回絨毛猴的身上尋求溫暖。然而,當這隻小猴子長大後被放回群體中,不但脾氣暴躁,無法融入其他猴子,性格上也明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研究的結果發現,雖然這樣的環境有食物、有溫暖,但缺少實際的互動,因而直接影響了小猴子長大後的應對技巧,也失去了情緒管控的能力。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教育觀吹起了一陣「愛的教育」風潮,彷彿給予無條件的愛就是最好的教育,但往往,「愛的教育」卻變成「礙的教育」。

如同哈洛的小猴子,只給予溫暖跟食物,並不足以讓孩子擁有健全的性格發展。放縱、寵愛的教育方式,其實跟沒有教育是一樣的,只是一昧地提供物質需求,孩子永遠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

小惠對於小潔的教育方式,就像哈洛實驗裡面的兩個鐵絲媽媽,雖然提供了舒適的環境與豐富的物質需求,但是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也缺乏親密的互動,同時更忘了關心小潔在自己前一段婚姻中的真實感受。如此忽視孩子內在需求的教育方式,如何能稱得上是「愛的教育」呢?

這個實驗結果,讓小惠重新審視自己在親職教育中的樣貌,也向我承諾,她願意嘗試不同的教育方式。

身為父母的我們,您聽懂孩子的需求了嗎?您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了嗎?您是鐵絲父母、絨毛父母,還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家長呢?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