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中的兩岸關係與價值再連結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2018.11.21
1392觀看次
字級

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日前,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舉行年會,主題演講者是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的吳玉山院士,題目是「喚回歷史:前現代東亞國際關係對當代政治的影響」。從吳院士的演講中,事實上可以感受到他試圖正在為兩岸關係搭起價值再連結的學術研究橋梁,這對於當前兩岸走入關係僵局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意涵。

根據吳玉山院士的演講,得出一個概念,那就是「中國再起」的意義比「中國崛起」本身更具有跨時性的歷史價值。因為西方把中國大陸崛起視為威脅和挑戰,例如:艾利森的「修昔底德陷阱」,本身作者的用意是避免戰爭,強調中美之間需要調整戰略並且持續溝通,需要以史為鑑,這個概念與吳院士不謀而合,但顯然不足以解釋中國大陸的變化與意圖。美國總統川普不應該過度誇大美國自身的作用,認為中國大陸只是竊取美國的能量,是在美國建構的國際自由體系中成長茁壯,是全球化貿易下的不公平受益者。這是忽略了中國歷史中的漢唐盛世以及元明清時代的強大中國,也就是忽略了歷史宿命存在的規律。

與此同時,石之瑜教授日前演講,談論在「後華性」脈絡中如何復興中華文化,石教授所提出的台灣身分移動論與吳玉山院士的「中國再起」,強調北京所進行的中華民族復興運動,兩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連動性。石教授認為,台灣在新南向政策中試圖尋求新的身分認同,這個認同是透過隱藏自己的屬華性,把自己當作和新加坡等國家一樣的位置,融入到東南亞體系中。進而把自己從中華文化的正統角色中抽離出來,然後與西方的民主自由價值進行聯結,從而成為東南亞體系的成員。

「後華性」特點,在於華人將從自身的需求和大陸國力的浮沉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決定華人身分識別的強弱,將很難依靠從上而下的單一指令來完成。台灣身分移動的脈絡,也需要從冷戰史來看待,其特點在於加強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以謀求在新身分過程中,所需要的安全保護和庇佑。

然而,在台北論壇董事長、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名譽教授的研判中,台灣對於美國馳援的想像,反而增加了台灣的安全風險,也就是在「中國不會打、而美國一定救」的概念中冒險行事。也就說,台灣一廂情願地誤以為與美國的軍事聯結,可以強化自我意識的我行我素,而其結果往往是身陷危境且適得其反。

有鑑於此,台灣與西方的民主價值連結,而無法取得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連結和對話,這是台灣安全戰略的脆弱性。吳玉山院士提出的歷史和國際關係對話,也就是普適論者和文化論者之間的對話,也是兩種研究取徑的融合。這事實上為台灣建構一個與中國大陸再連結的歷史機遇,也是吾人當務之急,值得深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