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誰人無賴誰可憐

文/黃羿瓅 |2018.11.19
2267觀看次
字級

文/黃羿瓅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是南宋辛棄疾被罷官後,在〈清平樂〉裡描繪的農村居家景象,襯著「溪上青青草」,全家人和樂融融,管它「茅檐低小」、管它才華不被重視?也表現出這位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愛國英雄對平靜溫馨的喜愛。

而最能撫慰他的,就是那趴在溪頭剝食著蓮蓬,活潑可愛的小兒子了,真是活靈活現。詞中「最喜小兒無賴」的「無賴」,就是指可愛、天真、淘氣、活潑,並非現今普遍使用的貶義:懶散、蠻橫、行為不端。很妙吧?

同代陸游也用過:「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說誰無賴呢?其實是詩人運用感官摹寫,借景憶情,表達了美景的可愛。唐朝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則用可愛的明月褒捧了揚州魅力,也隱含對明月太亮的小抱怨。

杜甫的「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則更有意思,可謂修辭學上的「倒反」格了,也即表面的言語或文字和內心真正的意思恰好相反。實際上,咱們詩聖當然喜愛韋曲這美麗景點的春光,只是自己髮白力衰,對著大好春光只能生起無可奈何的感慨;故此「無賴」,是帶著無奈的喜愛。

另外,春色太美太可愛,常使杜甫惱怒:「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當他客居在外滿心愁思時,當他與分離四十年的朋友相逢竟又要相別時,那春色啊,竟偏偏那般燦爛可愛,刺著他的眼,痛著他的心!這是詩聖善於運用情景對立的反襯手法,所呈現出的藝術效果。

同樣是多義詞的還有「可憐」。「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棄疾這闕〈破陣子〉詞中的「可憐」,就是現今多半意指的「值得憐憫」;陳陶〈隴西行〉:「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也是。

然而,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從黃昏寫到夜露如珍珠、月如彎弓,皆是美景,毫無悲憐成分,是以,這可憐乃「可愛」之意。李白〈清平調〉:「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將楊貴妃比做趙飛燕,也是可愛,但翻作「令人憐愛」更好。

另外,元代王庭筠的〈絕句〉:「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竹影、梅香、月光,意境多麼幽雅,自然是可愛美好;故知,「可憐」在古詩詞裡釋義為可憐、可愛。

還有接下來的:可惜。辛棄疾〈菩薩蠻〉:「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高山層疊遮住了詩人望向長安的視野,十分可惜。唐代李商隱的詠史諷諭詩〈賈生〉也提到:「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說漢文帝求賢才,召見了才氣、志向都很高的賈誼,但,可惜不向他討教治國安民大策,反而都問鬼神、祭祀之事。其實,漢文帝即著名「文景之治」的締造者之一,當然以天下蒼生為念,李商隱是意在諷刺晚唐朝政腐敗。當時的皇帝都風行服藥求長生,追逐仙道,完全荒廢政事、遺忘了百姓。詩人以古諷今,只說「可惜」,還算便宜了那些昏君。

是以無賴與可憐,都有可愛之意,古今用法不盡相同,表現方式也有層次,確為賞詩評句時的趣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