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合一】明朝文人畫 重現渾融生命力

文/辛意雲 |2018.11.18
2963觀看次
字級
明.沈周.蘇州山水全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台灣商務提供
作者簡介 辛意雲 師承錢穆先生,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長期宣講儒學及其精神、中華文化,希望能讓大眾的日常生活,享有傳統國學之美,體驗古人所展現的生命情調。曾參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製作。 圖/台灣商務提供

文/辛意雲

文人畫從唐朝王維「空」的追尋,歷經宋、元至明,已降落大地,無一不在畫家文人的生活經驗中,也無一不在傳達畫家文人平和愉悅、寧靜優雅的心。而此心境有著莊老的空靈、佛家的禪悅和儒家仁愛的親暱。

明朝雖是漢人朱元璋建立,只是,明太祖朱元璋雄猜苛酷。黃公望為吏下獄,吳鎮終生潦倒,倪瓚混跡編氓,隱晦避禍。而王蒙則只因為曾在宰相胡惟庸府觀畫,也就被羅織冤死獄中。

是以明人一則繼承了元人文人寫意畫的風格,二則在筆法、畫意之間,更進一步走向自我的內在,抒發來自個人性靈的感受。

明朝真正的讀書人幾乎都不做官;他們隱居鄉村,從吾所好,全面追尋自己內在心靈的解放。而所不同於元人、宋人的,是他們更落實在現實的人生中,而非僅追求著理想。

儒家這全面肯定人生,想要充分享有人世倫理親愛、親情的心思,又靜靜的沁入世人的心裡,明朝的畫家們也就在禪悅的法喜中,加了添親人間親愛的甜蜜。

在明朝吳門畫派聲名最為顯赫,畫家們活動的歲月最為長久。吳門畫派畫宗多是文人,他們接受良好古典經、史、詩文的教育和書畫藝術的陶養,他們也注重自我品格的修養與完善。他們更以清真高韜的人格精神為師表。

明朝在哲學上有王陽明提倡的心學,要人將自我完全開發,將自己順應內在的善性,全面淋漓盡致的活出來。他說:「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又說:「人心與天地一體,故上下與天地同流,」是以「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名。」

吳門宗師沈周以繪畫說明了這份哲理,他說:「山水之勝,得之目,寓諸心,而形於筆墨之間者,無非興而已矣。」吳派畫宗們強調山水繪畫在創作時,內心感受的重要性,主張「遣興移情」、「物我合一」。

文人畫從唐朝王維「空」的追尋,歷經宋、元至明,已降落大地,直接展現江南的山村水鄉,園林勝景、或讌客或讀書,或放棹或耕作,無一不在畫家文人的生活經驗中,也無一不在傳達畫家文人平和愉悅、寧靜優雅的心。而此心境有著莊老的空靈、佛家的禪悅和儒家仁愛的親暱。

於是除山水畫外,松、竹、菊、蘭、梅花、水仙也都成為畫家心靈的寫照。畫家的筆墨更奔放,更自由,更不拘泥物象。錯錯落落、點畫披離,中國就在這山水、花卉、書法線條的紛紜繚繞中獲得滋潤,得到解放。

原本分立的觀念如儒釋道三家也在此渾融一體,再顯中國融溶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摘自《辛老師的私房美學課》,台灣商務出版)

作者簡介

辛意雲

師承錢穆先生,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長期宣講儒學及其精神、中華文化,希望能讓大眾的日常生活,享有傳統國學之美,體驗古人所展現的生命情調。曾參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製作。2008年接受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新竹IC之音廣播電台的共同邀請,開設《論語辛說》節目,以深入淺說的方式詮釋孔子語錄,頗受各界好評。2010年獲得第十四屆台北文化獎,爾後陸續推出《論語辛說》、《莊子辛說》、《墨子辛說》、《老子辛說》系列有聲作品。著有《辛老師的私房國文課:從經典中學習生活智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