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波羅的海三國行(上)

文/黃作炎 |2018.11.17
2157觀看次
字級

文/黃作炎

看似大同小異的波羅的海三國,千百年來土地相連、命運相繫,在二戰後相繼和平獨立,憑著堅強的經濟後盾,以及豐富的世界遺產,吸引來自世各國的旅客,探訪這塊充滿奇蹟和恩典的土地……

歷史上,東歐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幾個國家,與俄羅斯往來頻繁,因此常被歸類為同一個文化區。二次戰後,共產政權擴張,蘇聯將這幾個國家納入其版圖。直到蘇聯瓦解,波羅的海這幾個國家才脫離蘇聯政權,各自獨立。

背景相同命運相似

所謂「波羅的海」國家,地緣上指的是:北歐波羅的海東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國。這三國地理和歷史背景相似,同是美女如雲、景觀如畫的歷史古國,經常在眾多政府組織內進行區域合作(中世紀就形成「漢撒同盟」),國際上也常將這三個國家歸在一起。但如果真要區別,愛沙尼亞的經濟基礎是IT產業,拉脫維亞以醫技專長,立陶宛則工業實力深厚。

遊走這三國,不論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還是立陶宛,最讓人愛不釋「眼」的就是其古城風貌。無論是悠閒愜意漫步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美麗的古城中(特別是三巫師的丹麥國王古庭園);拉脫維亞古城里加的中世紀完整城堡,一路上光是藝術建築就多達八○○多座,可說是整座城市最搶眼的特色;全歐洲最大、最多的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主義建築,更群聚於歷史古國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舊城,在在讓人不吝惜的直按手機快門!

和平抗議爭取獨立

從蘇聯時期起,愛沙尼亞就一直是東歐最西化的國家,從歷史、民族、文化、語言來看,愛沙尼亞其實更接近北歐,他們的民族和語言與芬蘭十分接近,地理位置上,隔著芬蘭灣,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只有八十公里的距離。雖然經常被統稱為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反而與拉脫維亞、立陶宛關係較遠。

然而命運之鍊還是把夾處於東/西文明、共產/民主、開發/落後之間的波羅的海三國緊緊綁在一起。一九八九年,三國人民集結六○○萬人,「手牽手、心連心」從「維爾紐斯」、「里加」,到「塔林」,拉成一條貫穿三國的人龍長城,表達抗議蘇聯、爭取獨立的心聲,也希望世界各國關注三國遭遇的不公歷史。

活動中,一曲〈波羅的海的人民,覺醒吧!〉唱出三國人民和平抗爭的心聲,促成隨後的幾年,這三國陸續脫離蘇聯統治,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首都列入文化遺產

愛沙尼亞塔林舊城區,是歐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城市之一,中世紀以來,更是北海一帶重要港口,至今仍居樞紐地位,於一九九七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市政廳廣場,目前為北歐地區保存下來唯一的歌德式市政廳,屋頂上塔林標誌「老湯姆士風向標」為其特色。周圍有許多特色店家,位在Viru街和Vene街交會處的老漢撒就是以中世紀的漢撒同盟為主題。愛沙尼亞最古老的藥局:市政廳藥局,位在市政廳廣場的東北處,至今仍在營運。

聖尼古拉教堂,建於十三世紀,位在座堂山山腳下。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蘇聯炸毀,一九八○年代又遭遇大火,修復後現在作為美術館。十九世紀俄國沙皇建造的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是塔林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有典型的洋蔥圓頂,完成於一九○○年,圖姆皮皇宮就在其旁邊。

東歐矽谷旅遊勝地

十三世紀時,主教們在芬蘭灣南岸高處建造石造教堂,國王就在山上築起一座城堡,由於地理條件的優勢,塔林成為漢撒同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城市。如今,旅人們可在口圖觀景台,盡情欣賞舊城全貌。

儘管歷史上,愛沙尼亞曾經被丹麥、瑞典、德國、俄羅斯統治過,愛沙尼亞人依然強烈地堅持著他們的國家身分認同,不管國民所得,還是經濟成長力道,都是波海三國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

許多科技業者將愛沙尼亞視為矽谷的延伸,認為這兒是歐洲資訊技術發展最活躍之區。其中首都塔林最能代表愛沙尼亞的精神,他彷彿是皇冠上的寶石,幾乎所有最耀眼的旅遊資源,都集中在這座中世紀的古城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