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1】佛教管理學-12

星雲大師 |2018.10.22
2467觀看次
字級
高雄佛教堂。圖/佛光山提供
因高雄佛教堂牆上的卍標幟與正統佛教不符,因此大師力排眾議,欲拆掉重建,並撤除佛龕前石獅。右二為月基法師。圖/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

弘法系列 3
●高雄佛教堂
我讚美他們說:「你們這樣才是懂得佛教!不但是我們高雄的佛教,佛教是世界的,佛教是整個虛空、宇宙人類的,你們怎麼把佛教縮小成是我這一家的、是我這一區的,那怎能和佛教相應呢?」

高雄佛教堂是我發起興建的,但是我沒有覺得寺廟是我個人所有,它是佛教的,是公眾的。所以在主體建築完成以後,我就請月基法師擔任住持。

但是我想,旁邊還有一點邊緣小屋可以辦幼稚園。因為我在宜蘭已經有了慈愛幼稚園,我覺得可以讓高雄佛教堂的年輕人,也來辦一所慈育幼稚園。

那個時候,一些年輕人也接受我的意見,到台中參加省政府辦的幼教師資人員訓練班,也即將回到高雄。心想慈育幼稚園應該要去登記立案,要趕快招生,讓這些年輕人回來就能接任。但是我召開了大概四、五十人的會議,大部分的男士都說:「不要著急,今年時間來不及了,我們明年再說。」

最初,我不懂得他們的意思,為什麼大家都希望延後,不希望提前爭取時間?後來我發現,因為我沒有先把董事會選出來,他們誰能有名義還不知道,所以大家都不肯支持。我左說右說,他們的意見一致,好像都希望延後,終於我氣憤說:「那你們自己去處理,我不問了。」

我跟坐在旁邊的住持,我的老師月基法師說:「月公,請您諒解,以後佛教堂的事情,您不要找我做監院,我不管了。」一氣之下,我就跑回我住的房間,閉目打坐。他們也知道難看,後來看到我坐在那裡,跟我講話,我眼睛也不張開,看也不看,到了最後這個三十多人,像真好味大飯店的董事長王慈書(王俊雄)、慶芳書局創辦人李慶雲等,通通跪在門口,一一祈求我:「遵照您的意思,我們大家聽您的話。」

我心裡想,得饒人處且饒人,能罷休就罷休,不必一味的自我執著。所以我也就安慰他們、鼓勵他們,說明辦教育對未來佛教的發展至關重要。

後來大家還是團結一致,慈育幼稚園在高雄也出人頭地,有很好的成績。在周慈華和慈容法師發心之下,園務蓬勃發展,為佛教栽培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和信徒。

我想管理學的應用,就是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一味的執著,可以以退為進,我不管了、我退讓、我不要;這個退讓、不要,可以讓大家都有空間思考。比如他們再來跟我講話,我眼睛都不開,我不要管這個事情了;但人就是很奇怪,愈是你不要管,他愈是希望你來管。所以要想在團隊裡、群眾裡,把團體群眾管理好,人心的微妙關係,不能不用心注意。

還有,高雄佛教堂原先叫做「苓雅區佈教所」,是屬於苓雅區一些有信仰的信徒組織的。因為我去了,把它改成「高雄佛教堂」,其他新興區、鹽埕區、三民區,全高雄市的信徒就接踵而來。

但是,高雄民眾的地域觀念很重,總覺得是我們苓雅區的佛教堂,現在三民區的人來了,新興區的人也來了,好像別人來占據他們的地盤。所以表面上還和諧,但大家內心中都有分別,有個人的地域觀念。甚至那時候還有台南派、澎湖派、在地高雄派,大家都用地域在較力,比較你是哪一區域,他是哪一區域的。一個團隊裡面,有這樣的分別、對立,你我關係的計較、比較,前途還有什麼可為呢?

後來,我想了一個妙法,佛殿裡應該供奉佛像,但我說不必。我召集信徒,告訴他們:「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我們讓他回去,我們這裡不要印度的佛祖。」

大家一聽,茫然若失,或許不知道我的意義何在。於是我說:「你們都認為這是你們的地方,那麼,讓釋迦牟尼佛回去印度,我還是回到宜蘭,我也不要在高雄,你們大家好自為之。」這時候大家才覺醒說:「唉呀!師父您說的很對,我們不應該分別這個區域、那個區域,以後我們在高雄佛教堂團結合作,彼此互相幫助。在佛陀和您的領導之下,我們共同發揚佛教,淨化我們的信仰。」

我讚美他們說:「你們這樣才是懂得佛教!不但是我們高雄的佛教,佛教是世界的,佛教是整個虛空、宇宙人類的,你們怎麼把佛教縮小成是我這一家的、是我這一區的,那怎能和佛教相應呢?」

後來高雄佛教堂,大家能和諧相處,我想這一次的說明會影響很大。我覺得在群眾管理上,必須在要緊的關鍵、刀口上,給他當頭一棒,讓他覺醒悟道,事情就容易辦成。

延伸 閱讀

我一生隨緣隨喜,但是碰上有違原則的事,我絕不苟且妥協。接管雷音寺時,我在眾目睽睽之下,請人將大殿內多尊神像搬走,並且親自撤除兩旁神像出巡用的「迴避」牌子,以正佛堂威儀莊嚴。為使高雄市區信眾便於學佛,我幫忙建築高雄佛教堂,看見牆上的卍標幟與正統佛教不符,我力排眾議,拆掉重建,後來證明:我的擇善固執是正確無誤;我又堅持將佛龕前兩尊巨大無比的石獅搬走,藉此非難的信徒持棍護獅,見我不驚不懼,閉目端坐,僵持良久後,終於默然離去。高雄佛教堂落成後,我自願退居監寺,禮請月基老和尚擔任住持,為此也費盡唇舌,幾次三番折服信徒,外道的干擾也是不計其數。早年,我在寺內講經,耶穌教、鴨蛋教就在寺外喧囂吵鬧,我默擯不理,久而久之,也就銷聲匿跡了。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往事百語》〈勇敢的一面〉

最初的僧鞋

初到台灣的時候,因為佛教非常的衰微,要穿一件僧服、換一雙鞋子,往往沒有地方可以買,也找不到人做。後來台南有一位姓葉的居士,他發心做僧鞋來賣。民國53年(1964),他到壽山寺來推銷,我問他:「一雙羅漢鞋多少錢?」他說:「二十五元。」我說:「我跟你買兩雙,每一雙三十元,我給你六十塊。」他一聽很茫然的問我:「這為什麼呢?我跟你講二十五塊一雙,你買兩雙五十塊就好了。」

我說:「五十塊,你不能賺錢,品質不會改良,不能賺錢,以後就不做了,那我們又沒有鞋子穿了。多給你五塊錢幫忙你,如果大家都有這樣的觀念,助長你製作僧鞋、僧服,能可以發心開個大店、開個公司,那我們就得到更多方便了。所以這不是幫忙你,是幫忙我們自己。」他一聽,有這樣的好事,覺得我說的也有理,就接受我六十塊跟他買兩雙鞋子。

後來他不但經常來推銷他的鞋子,甚至把他的兒子葉鵬勝送到佛光山來出家。所以我覺得人世間的關係、管理、交流,有時候不要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也要為他人的利益著想,其實他人有了利益,我們都能沾光沾光。

我對人間的管理,想的都是整個因緣,你助我、我助你,不必一定要跟人家討價還價,自己討便宜,讓別人吃虧,這是不行的!給人利益、給人方便,在管理上,必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待續)

《佛教管理學》讀後回響

歡迎各界心得回響,字數300-500字,請寄22161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1段369號2樓2B人間福報.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綜合版,或電子信箱master9@merit-times.com.tw

請附姓名、身分證字號、電話、聯絡地址、銀行或郵局帳號。本報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一經採用,將同時刊登於《人間福報》電子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