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很小氣 做公益很大方

 |2018.10.22
1745觀看次
字級
期盼許久,當乾涸多年的供水站再度通水時,小朋友開心地上前圍觀。圖/蔡惠萍
台灣家扶國際公益團團員,捐助吉爾吉斯村落成立社區供水站,圖為高約五公尺的儲水塔,讓當地孩子們再也不用長途跋涉取水,可以安心求學。 圖/蔡惠萍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在吉爾吉斯第三大城托瑪斯克近郊的Dacha Veteran,是一個小到在地圖找不到的小村落,住著一百零三戶、五百四十六位居民。這天下午,村子裡老少幾乎全聚集到距離村子一公里外的空地,等待儲水塔啟用,因為這是超過二十八年的等待。

居民們看著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與國際公益團團長蕭文龍等,將圍繞著高約五公尺的儲水塔紅布揭下時,響起熱烈掌聲。台灣民眾飛越四千六百公里的愛心灌溉,讓當地孩子再也不用長途跋涉取水,可以安心求學,居民盼二十八年後,有乾淨的水可供飲用及清潔。

家扶基金會十四年前開始扶助開發中國家貧童。台灣更有一群認養人,不但以每月七百元認養國外兒童,還年年飛到海外據點,探望素未謀面的「小孩」,也捐助改善當地公共衛生的基礎建設,他們雖沒能像大財團一擲千金,卻長期「捐人捐錢」。

十月中,蕭文龍與三十多位家扶團員在酷寒中抵達。這趟國際公益團成員都來自彰化,幾乎都是歷經窮苦年代、白手起家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主。這團特點是對自己很小氣,做公益卻又很大方,他們也帶著集資的兩百五十萬,除了探望認養童,也捐助成立社區供水站。

「我這世人做生意從來沒有跟人家低過頭、借過錢,但為了幫家扶募款,不知道鞠了多少躬、拜託人家從口袋拿出錢。」蕭文龍笑說。

不分國內外 有需要就幫助

除了蕭文龍,七十多歲的莊慶琮也是成員之一,他從事建材五金進出口買賣,早年窮困,曾被掉落的刀子砸到腦部,但因太窮只能用布簡單包一包;他也出過嚴重車禍,只能靠實習醫生簡單縫補。他擔任家扶認養人三十多年,近年更積極投入國際公益,他說:「熬過來了更珍惜,更要幫助跟我過去一樣的人。」

青壯輩的賴建旺與林惠貞夫婦在彰化從事紡織業紙管生產。林惠貞說,小時候家庭困苦,出社會後也遇到不少貴人,「我們都是辛苦過來的,人甲阮度,我們也去度別人」。

團員最期待的是與素未謀面的「兒女」相見歡。早已當阿嬤的楊淑卿看到認養九歲「女兒」蜜琳在十度低溫中卻穿得單薄,「唉呦,手那ㄟ冷吱吱」,楊淑卿不停地搓著蜜琳的手心,趕緊幫她穿上簇新的羽絨。親眼見到過去只出現在照片裡的女兒,「雖然不是自己生的,但也是金歡喜」。

不過,這些認養人也常被質疑,台灣的窮苦囝仔都救不完了,還救到國外?蕭文龍說,家扶的捐款超過九成是用在國內,只有一成用在國外,他認為「有需要就應該幫助,不分國內外。」團員之一、經營旅行社的陳秀美曾歷經丈夫負債兩千多萬,仍一邊還債一邊資助窮困兒童,後來她不僅把債還清,還買了房子、開了旅行社。她說,台灣在四、五○年代同樣很窮,也受國外幫助,現在有能力也要回饋,「而且我發現做善事可以賺更多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