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創造生命的心流

文/林彥佑 |2018.10.16
1801觀看次
字級

文/林彥佑

因為以前沒有好好研讀英文,導致為時已晚,只好以加倍的努力來彌補過去的不足。然而讀著讀著,我竟讀出了興趣,試圖找機會與英語老師、外國朋友交談。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一些情景:小朋友很專注地投入球類運動時,那種熱衷的神態,連回家的時間都忘了;又或是有些孩子彈鋼琴時,那種陶醉其中的神情,無論身旁何種誘惑都無法使其心志動搖……心理學家米哈伊把這樣的情境,稱之為「心流」(flow),指一個人能全神貫注地投入某件事,不受外界影響,全身心融入其中,無法自拔。

而在教學現場,我發現,學生和老師,都需要有一股「心流」來刺激自我。

這幾年來,我們很強調自主學習,也就是十二年國教中提及的「自發」——自動、發自內心,為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擁有自覺與自我驅進力,主動學習。例如,當孩子愛上英語歌謠時,自然能夠朗朗上口,時時吟唱,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與學習模式,讓知識成為長久記憶。師長不必過度提醒,他們自然而然便能享受英語歌謠所帶來的心流效應,甚至會去找更多喜愛的歌曲。 想想看,許多孩子喜歡一邊騎車一邊聽音樂,甚至不自覺跟著哼唱,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學習嗎?

因此,要讓孩子們產生心流,投入學習,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找到「學習驅進力」,亦即「學習動機」。我常說,我們要設一個「陷阱」,等到孩子跳了進去,也願意在陷阱中快樂學習時,學習動力就被點燃了;在這個過程中,師長要給孩子的,是支持、鼓勵、陪伴,甚至給予舞台與表現自我的機會。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曾經提及,表現自我即為自我實現,倘若孩子能走到這一步,代表自信心已經建立,甚至會想辦法超越此刻的自己。簡而言之,這代表孩子的潛能已被激發。

我常常在想,學生會因「心流」而有良好的學習動機與歷程,那麼,身為大人的我們,有沒有類似的「心流」,讓我們可以終身學習、自我成長呢?我看到許多社會大學、市民學苑,其實也有類似的課程,裡面的學員開心地學習插花、廚藝、日文、吉他、瑜伽、國畫等,樂此不疲,同樣展現出學習的熱情,互相觀摩、尋求進步。這,不也是一種學習心流嗎?而當大人產生「心流」時,孩子就會感受到心流的魅力,跟著模仿、學習,從而對他們的成長產生良性影響。

如今,社會的分工愈趨細膩,所需的能力也愈來愈多。為了不與時代脫節,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有沒有找到一項興趣、能力、專長,讓「心流」對我們的生命產生影響,創造出不一樣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