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1】佛教管理學-8

星雲大師 |2018.10.16
1336觀看次
字級
翰林學人聯誼會中,大師為大眾釋疑。(2008.01.27)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參學,不是去遊玩,要有意義的參學。譬如,哪個地方有大德 、善知識,你去參學;哪個地方有特殊的規矩,你去參學;哪裡有特殊的歷史文化,你去充實自己;哪裡有罕見的民俗風情,你去做一些了解。圖為佛光山大雄寶殿丹墀─華藏玄門。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翰林學士
錢權分開(2)
我雖然覺得,一個人的事業,一定要有錢財,一定要在組織上有權力,可是財權之外,最重要的是有心、有緣。不過有心、有緣,還是很空洞的道理,這不是求得的,而是自然的道理。有的人雖然擁有人,但是他無心;有的人雖然能與人相處,但他無緣。所以有心、有緣,很多人都在講,這是很自然的事。

後來我在佛光山開山建寺的時候,覺得財和權,對未來事業的發展,關係是很重大的。如果有權的人掌管財政,他為所欲為,會對常住公家不利。有錢財的人,他又有權力,就可以要用這個、要買那個,隨意揮霍,反而讓十方的淨施,不能為佛門達到真正的用途。

所以,在佛光山建設的初期,我就用心昭告大眾,有權力的人,就做當家、主管,不可以有錢;低階初學的人,沒有權力,錢財就由他來管理。因為權、財最好要分開,有權要動用錢財,必須要考量適當。低階幹部拿出錢財,要知道合理合法;高階人員對於下階部屬的掌管錢財,也要有監督指導的能力,讓錢財不可以亂用、不可以亂花。

錢財只要運用得當,就能抵千千萬萬,可是你縱有千千萬萬,萬一用得不當,這反而是害。錢財本身,沒有好或壞,只有在運用上,有善惡的不同;權力本身,也不是有好或壞,你若運用得當,才能得人心,才能得人緣。所以,我對於財權的分別管理,也是我在管理學上的一點心得吧!

十五年前,我在澳洲的時候,就想到台灣研究佛學的人不少,也慢慢帶動世界各地的華人,讓當地的本土人士,紛紛研究佛法。可是如果完全靠我們的僧團來講說傳教,人才並不夠,所以我就想到設立讀書會,每十個人、八個人成為一組,可以互相的切磋,互相的研究,互相的談說,把各自的心得提出來報告,同時也聯誼團結,這將是常住的一股力量。

因此,二○○一年,我在澳洲南天寺訂立了一個讀書會的辦法。回到台灣之後,我請南華大學研究所畢業的覺培法師來發展讀書會。他原是阿根廷那邊的小留學生,是一位工程師的,在短短的一年多中,就把讀書會辦起來了。他真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近年來在台灣已經成立了兩千多個讀書會。

這兩千多個讀書會,由於人數過多,也不容易集會;再者,這種散漫的小組,也乏人照顧。所以,覺培法師就跟我建議:「這許多的讀書會,裡面很多是大學的講師、教授,都是文化、教育等層次很高的人,應該對他們多予一些聯繫,讓他們可以成為讀書會的幹部。」

我一聽非常有理,後來就在佛光山每年召開一次「翰林學士講習會」,每次大概都兩千人左右來參加,都是那許多高層次的翰林學士。不過很遺憾的,目前很多的翰林學士,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文史哲的翰林學士則很少。我感覺到今日的社會,假若沒有文史哲,光靠理工科的人士,那這個社會的文化深度、文化義理,還是有所缺乏的。所以在「翰林學士講習會」裡,我們提倡要加強信仰的增長,增加法義的研究,培養人文的氣質。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翰林學士上課的時候,正值馬英九先生要競選總統。台灣有一個規矩,還沒有到登記發布競選日程的時候,所有的候選人都不得公開的活動、遊說及競選。馬英九先生到了佛光山,當然希望我們幫助他有一些選舉的因緣,但是我不能為他助選,更不能講出他要選總統。

不過,在座聽講的兩千多位翰林學士,他們也都了解,因此我也就很幽默的說:「各位大家,現在馬英九先生失業中,他沒有職業了,拜託各位大家,有機緣發心助他找個職業吧!」我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幫助他送上總統的寶座,滿堂的人士聽了,都心領神會的哈哈鼓掌大笑。可見這些翰林學士,到底是程度高,話不必講太白,就都能會意,就都能了解。

我覺得佛教在人才的運用上,必須要吸收更高層的人才,更年輕的才俊,有文教素養的、能傳教的人士,不過,這也要有相當能量的人來接引。正如阿彌陀佛沒有四十八大願,他怎麼能接引眾生呢?觀世音菩薩不能三十三應化身,他怎麼可以救苦救難呢?

翰林學士,雖然各有專長,各有性向,我們應該要培養他們,讓他們能更進一步,為佛教所用,發揚佛法,讓佛教進入到社會家庭,進入到人心,讓他真正感受到禪悅法喜,昇華自己人生,能可以解脫自在,這才是我們人間佛教發展的重要目標。

參學
三、五年當中,要讓人有一次機會出去參學。如果是職務小的,平常工作不力的,他想參學,就安排在左近的別分院道場就好了。假如他很勤勞、有貢獻、有能量的,可以給他半個月到外洲或外國參訪。此外,要給他一些行途訪問的人事資源。比方告訴他:一下飛機就有人迎接,會有人招呼你,你住在哪裡、吃什麼都沒問題,全部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現在通訊設備這麼方便,這在我們的常住,都不是問題,應該要給予他這樣的關心、照顧,他會感恩常住對他的服務,也會回饋常住。人世間,都是相互的,你對他薄情,他也不會對你厚待;你對他厚愛,反而會得到他對常住加倍的奉獻。

參學,不是去遊玩,要有意義的參學。譬如,哪個地方有大德、善知識,你去參學;哪個地方有特殊的規矩,你去參學;哪裡有特殊的歷史文化,你去充實自己;哪裡有罕見的民俗風情,你去做一些了解。參學,不要只是給一個人去,如果能三、四人結伴是最好的,相互有個照應。尤其這麼大的常住,百人以上的道場,都應該這樣做,才能上下一心。

參學有的時候,公私難辨,像有的人想出國,常住就藉這個機會派他去公務。例如說你到西來寺做個佛事,或者到巴黎做個講演,派一些他能力做得到的事。讓常住的人事,像活水一樣,流來流去的,不要讓一個人固定住在一個地方,以後就不動了。

尤其,對於在遠處擔任當家住持的人,也要注意關心;一年、兩年,一定讓他到哪個地方交流,或到哪裡往來,大家互相知道彼此在做什麼,那麼這一個團隊,才能夠很靈活、很活躍。(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