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21】佛教管理學-5

星雲大師 |2018.10.11
1658觀看次
字級
大師與佛光親屬於佛光山如來殿前合影。(1993.02.10)圖/佛光山提供
佛光山對於徒眾的生活照顧或醫療照護,是由傳燈會負責,甚至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親屬會,也都是由傳燈會承擔。傳燈會就如同一個家庭裡的家長,不但要照顧徒眾,就是徒眾的父母親、直系親屬,佛光山也都會代為照顧或給予優待。圖為佛光山傳燈樓。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攤在陽光下
我總覺得無論什麼事,都沒有祕密,人生都是攤在陽光下的。陽光下的萬物生長,萬物成熟,萬物因陽光而得到舒展,得到開朗,得到成就。因此,在我個人,並沒有想到什麼陽光、不陽光的法案。我自信我有一種「事無不可對人言」的性格,人世間沒有什麼祕密,如果祕密太多,這個也要守祕密,那個也不可以告訴人,我想本身必定有問題。

凡是政府高級的公務人員,有一個「陽光法案」,就是在做大官之前,必須要事先申報個人的財產。因為做了大官之後,他怕你貪汙、舞弊,因此要知道你做官前有多少錢,做官後有積聚多少,就看得出你有沒有貪汙,有沒有藉官僚獲取不當的利益。

當然「陽光法案」不見得很完善,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做大官的人,還是可以把財產轉移到他的妻兒子女,陽光法案也奈何他不得。不過,人總有人格,人總有道德,人總有輿論的,「陽光法案」對於某一些人,還是有一點警惕的作用。

在佛光山,我個人深信自己是一個「陽光人物」,因為我一生都是攤在公眾之前,我沒有私人的生活。還有我的個性,什麼話都能直心歡喜對人講,什麼事也不覺得是祕密,都歡喜告訴人。

幾十年來,每次在山上開會講演,山上的這許多職事們,都有人來問我:「只給出家人參加,在家眾就不要參加?」我說:「為什麼呢?在家眾也跟我們一樣啊!」有時候集會,也有人說:「讓我們職事參加,學生不要參加。」我說:「那有什麼關係,讓學生也來學習學習嘛!」

我總覺得無論什麼事,都沒有祕密,人生都是攤在陽光下的。陽光下的萬物生長,萬物成熟,萬物因陽光而得到舒展,得到開朗,得到成就。

因此,在我個人,並沒有想到什麼陽光、不陽光的法案。我自信我有一種「事無不可對人言」的性格,人世間沒有什麼祕密,如果祕密太多,這個也要守祕密,那個也不可以告訴人,我想本身必定有問題。

所以,佛光山的內容,不管好的、不好的,我都直說,甚至我們的缺點,也都告訴人,甚至我在講演的時候,也歡喜把自己的醜事給人知道。比方說,我家庭貧窮,我童年的時候,撿垃圾、撿狗屎牛糞,我出家後時時被打罵,我五音不全,我沒有上過學校,我沒有擁有過畢業證書……我不怕人笑我,我本來就是這樣。

我也認為,講的這許多缺點,其實這也不是缺點,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人窮志不窮,貧窮有什麼關係呢?你說撿狗屎、牛糞,從陽光面來看,是注重環保,注重廢物利用,這有什麼不好呢?由於我五音不全,就必須另找管道,學習作文,學習發心苦行,我要補我缺點的不足。我覺得缺陷在人生中,不是很重要的事,再說自己的缺點,也不是什麼不可給人知道的祕密。

出家人「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只要我有這一襲袈裟、衲衣,佛門廣大,哪裡都可去。我是「在一家保一家,在一國保一國」的性格,無論到了哪裡,都當成是我自己所有的一樣。甚至,我也不只覺得佛教是我的,世間上所有的宗教,我都應該愛護,甚至於這個世界,也都是我要愛護的。

有人說,王永慶的財富很多,假如我不出家,也能和王永慶一樣。其實,論財富,我是不能和王永慶比的;論胸量,我是比他更富有,因為我把三千大千世界,都放在我心中,我心中有陽光。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我三千大千世界的日月,還不夠我在陽光下,享受光明的溫暖、光明的照耀嗎?我希望佛光山的徒眾,都能學習有陽光的性格。

佛光親屬會

跟隨我出家的徒眾有一千餘人,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打從徒眾出家入道那刻開始,我就肩負起照顧他們一生、教養栽培的責任。念顧到弟子們雖然割愛辭親,在佛門奉獻服務,但是和俗家的父母、眷屬的血緣之情,仍是離不開自己的生命,不是出了家,就不和家人互相往來。

年輕人出家入道,事實上也不是那麼容易。有些青年出了家,但是家長沒有答應,知道了以後就來山上吵鬧,要把兒女帶回家。當然這些青年因為信仰拒絕回去,所以我們只好從旁協助,勸說父母能成全兒女的心願。

回憶起過往在棲霞寺學習時,曾見過家師志開上人寫給我母親的一封信,信的開頭就寫「親家大人」,我對這個印象很深刻。原來師父和徒弟俗家父母的關係,就像親家一樣。因此後來建寺收徒,我也把徒眾的父母當成自己的親屬,佛光山有上千個徒眾,我們就有上千個親家。

於是在一九九三年,我首次舉辦「佛光親屬會」,邀請徒眾的父母親、家人到山上來。二年一次的親屬會,讓父母來看看自己的兒女外,我也一定向親家們說明佛光山興辦了哪些事業,兒女在佛門有哪些成就,例如有的做教授、有的住持一方、有的主持學校、電台、報紙等,讓徒眾的父母能夠安心,知道兒女在佛門是很有前途的。

因緣也很不可思議,許多佛門親家因為參加多了親屬會的活動,多了解了佛光山的弘法理念,知道佛光山如何照顧他們的子女,甚至看見子女們在佛門的發展,比一般社會拚事業、結婚生子的路還要更寬、更廣,漸漸地從排斥子女出家,到祝福孩子把出家的路走好,這中間是個很大的轉變。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指的是子女出家造福社會、廣度眾生,所修的福報功德,自然能庇蔭親人,同獲利益。所以佛光山對徒眾的福利制度也考量到,如果徒眾有實際孝養父母的需要,應該也要供應親家們有個安養無憂的地方。

因此佛光精舍除了供徒眾退休養老外,也准許親家們入住裡面,好多父母在一起相互照顧、聊天談話,有共同的話題、相同的信仰,怎麼不會覺得兒女出家是他們的福氣呢?這種促進交誼、關懷需求的作法,就是一種人性的管理模式。

(待續)

延伸 閱讀

佛光山對於退休徒眾的生活照顧或醫療照護,是由哪一個單位在處理?

對於徒眾的生活照顧或醫療照護是由傳燈會負責,甚至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親屬會,也都是由傳燈會承擔。

傳燈會就如同一個家庭裡的家長,不但要照顧徒眾,就是徒眾的父母親、直系親屬,佛光山也都會代為照顧或給予優待。比方父母過七十、八十、九十歲生日,傳燈會就會要子女送個禮品回去祝壽,陪父母講講話,乃至俗家人眾需要人關心,只要常住能力可及,也會適度地給予協助。甚至於父母百年往生了,佛光山建有萬壽園,也會免費為他們處理後事。人間佛教是很有人情味的。

──摘錄自星雲大師著《僧事百講5》佛光組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