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修平 帶著台灣元素貫穿東西

郭士榛 |2018.10.06
3966觀看次
字級
廖修平和自己的作品。圖/福華沙龍藝廊提供
2013年於師大版畫中心授課。圖/福華沙龍藝廊提供
2016年個人照。圖/福華沙龍藝廊提供

文/郭士榛

台灣版畫先驅廖修平,很早就體認身為東方人的處境,決心在自己的文化中安身立命,大量運用符號、圖騰、民俗的元素,進行特殊設計與鮮明跨文化風格創作,穿梭於理性、感性與知性之間,悠遊東方與西方之間……

今年對於現年82歲、擁有「台灣現代版畫之父」美譽的廖修平而言是開心的,尤其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通過審議,特別頒贈「名譽藝術學博士學位」給廖修平,以表彰他對藝術與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廖修平說:「拿到這個名譽學位我還真是緊張!藝術要永無終止的追尋,我會繼續在創作領域中耕耘不輟!」

廖修平對「台灣現代版畫」推動不遺餘力。他從東方美學與傳統文化不斷創作出特有的符號與圖騰,讓台灣庶民文化躍上當代藝術舞台,是台灣美術史帶動現代版畫發展重要的拓荒者。同時廖修平致力引進大量國外版畫技法,提倡現代版畫的觀念及技法,使得台灣的版畫藝術接軌現代多元版種的創作境界,培育出無數版畫創作人才。

所見所學盡入畫中

廖修平1959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隨即赴日本求學,畢業後再到巴黎學油畫,在「版畫十七工作室」進修,受教於海特教授。油畫教授提醒他:「你大老遠從東方來,應該走出自己的東方風格來。」他決定以自身具有東方美學韻味的創作和台灣特色的「符號系列」,成為個人的特徵和獨特語彙。

廖修平幼時住艋舺龍山寺附近,「我從小在龍山寺附近長大,喜歡跟隨父母進廟拜拜,看七爺、八爺,看大香爐、大祭壇、門窗雕花,因而在創作過程中很自然的將熟悉的民俗符號及寺廟的圖騰援引進作品。」事實上,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繪畫元素,在日本和法國留學時期,龍山寺古老巍峨的建築、祈福的膜拜者、廟壁上華麗但古舊的裝飾,及節日的慶典遊行,對於他的內心世界產生無比的魅力,也構成此時期的主要創作素材。

創作不輟成就非凡

事實上,廖修平很早就體認身為東方人的處境,決心創建自己的藝術語言,在自己的文化中安身立命,並重建現代藝術的「東方」秩序。廖修平版畫藝術的核心概念,大量運用符號、圖騰、民俗的元素,進行特殊設計與鮮明跨文化風格的創作。他穿梭於理性、感性與知性之間,或所謂的「東方」與西方之間,採取了一種平衡藝術張力的有效策略。

結束日本與法國深造,廖修平旅居紐約多年,原本專攻油畫,在紐約版畫工作室無意間自創漸層式套色和壓印技法,獲得佳評,讓他開始探索版畫。幾乎各種技法都親自嘗試,至今,他覺得最有趣和喜愛的是凸版銅版畫:「這中間的變化多,不像當代數位電腦,雖可複製精確,但缺乏創作摸索的樂趣。」

自美返台後,因為他得到十大傑出青年獎,學生便興起組織了「十青版畫學會」,定期舉辨現代版畫展,讓更多後輩及版畫藝術創作者,有廣泛學習交流的空間。廖修平表示,1983年起,他說動文建會(現文化部) 舉辨「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至今已舉辦第35屆了,首開政府對藝術贊助的新頁,也因歷屆國立美術館館長的支持,才讓台灣現代版畫持續在國際交流上,探討出當代創作的新動態,以啟發年輕藝術家有機會邁向世界的舞台。

廖修平的作品相當富於創新風格,但同時具有東方內涵結構和西方抽象形式的表現風格,結合現代繪畫的造型觀念和本土符號元素,建立出風格顯著的個人語彙,而藝術創作上的成就,讓他在國內曾獲: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獎、中山學術獎、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金璽獎、吳三連文藝獎、第2屆國家文藝獎、第29屆行政院文化獎、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獎項。

傾一己之力栽培後進

40多年前,廖修平返國在師大客座3年間,一直準備著有一天當自己離開台灣時,學生仍可透過他的書繼續學習版畫,當時,廖修平的夫人吳淑真也幫忙完成《版畫藝術》一書,後由雄獅美術出版。

40多年來,此書不曾改版,廖修平的學生也一直沿用這本《版畫藝術》進行教學,甚至大陸也都採用這本書授課,但廖修平表示,全世界版畫技術不斷改進,他也曾勸學生該寫出新的技術版畫書,可惜至今沒人跟進,讓近代的東方版畫觀念似乎原地踏步。

在師大任教期間,廖修平看到不少認真的年輕學子,在版畫學習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空間及設備,於是他將收藏自各地的名家版畫,透過募款、義賣、捐贈與典藏;2014年11月成立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國際版畫中心,首創全台學院之風。其後又相繼舉行國際版畫研習活動,幫助各地方舉辦版畫展活動,藉以開拓現代版畫的前瞻性。

2002年廖修平夫人過世,學生們力邀他回台,至今他每天早上仍繼續作畫,他在版畫的成就中,尤以複合媒材創作的《符號人生》系列,將台灣民俗拉高到藝術殿堂,將常民生活中的剪刀、雨傘、梳子搭配居家的門、窗、衣、鞋等圖像,飽滿的呈現民間生活元素。他強調,年輕人不可坐井觀天,定要常出國開眼界,而藝術創作應以日常生活為體材,才可呈現自己風格。

廖修平表示,對藝術家來說,每一種媒材都應該樂於嘗試,不自限於版畫,他近年創作的《福祿門》、《新富臨門》等便是結合壓克力顏料、金箔的巨幅畫作,大紅大金的喜氣色調。他表示,金箔也是一種顏色,是中國民俗色調,提升畫作神祕性,「1968年我開始走符號畫風,畫作民俗風格,這個靈感來自金紙,為現階段我尋求寧靜的平安心境。」

一生為推廣版畫而努力的廖修平,曾和謝里法、陳錦芳發起成立一個基金會,贊助年輕人出國多看世界。他認為,年輕學子要積極主動和國外藝術家交流,因為資訊流通快,台灣文化風格必須要快速成長。「年輕人有自己畫風,縱使走卡漫風,可以隨潮流但不要畫國外卡漫,而是要畫出屬於自己國家的卡漫,由自己生活中找體材才有意義。」

視福華飯店為美術館

設於五星級飯店台北福華飯店內的福華沙龍藝廊,是台灣唯一在飯店內設置的現代藝廊,除了高級飯店的基本要件,福華飯店內擺滿各式藝術品以及沙龍攝影,使得福華就像是個小型的美術館。最特別的是,無論是圖畫或是雕刻等藝術擺設,經營者堅持使用真跡。而這分堅持,來自於飯店總裁廖東漢的四哥、台灣版畫之父廖修平。

福華飯店董事長廖修鐘,是藝術家廖修平的大哥,就因為家族成員廖修平本身就是藝術家,對於藝術品有其堅持,因此兄弟們將這件工作交給他。廖修平說:「會在觀光飯店設置畫廊,是因為數十年前他旅居美國時,常有朋友到台灣遊覽或洽公,想看看台灣的現代藝術,卻不知道到哪去看。」那時候,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都尚未成立,連像樣的畫廊也沒有幾家。

後來廖修平回台灣定居,在推動台灣現代藝術及給藝術家更多空間的心情下,成立了以現代藝術為走向的福華沙龍。廖修平表示,在飯店經營畫廊,自然有較特殊的方式與壓力。例如,要配合飯店客人的作息,開放時間較晚且全年無休,另外客人買畫後的行政配合要加快,因為客人通常很快就離開台灣。

畫廊內除了展示廖修平的作品外,其他無論是畫作、書法還是雕刻,飯店裡陳設的藝術品都一定要先經過他的挑選。廖修平表示,因為自己的藝術背景,他也邀請許多好朋友貢獻自己的作品,從默默無聞到現在名氣大增,有許多都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包括朱銘、黃君璧等的作品,都可以在福華裡看到。他說:「飯店裡掛的許多畫作,都是幾個朋友熱情贊助的。」所以在福華飯店內,常常可以看到許多知名畫家的合作畫作。價值最高的要屬掛在貴賓室的一幅畫作,由歐豪年、姚夢谷、林玉山、黃君壁及陳丹城等八位名家一起完成。

在畫廊裡展出的作者不一定是名家,但作品都有一定的水準,如果客人喜歡,可以直接購買,對作者來說,是一個將畫推廣出去的機會。就因為廖修平知道藝術家的需要,他利用飯店的資源,將商業與藝術成功的結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