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

執筆人: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2018.09.26
133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楊朝祥/佛光大學校長

大學如果大略的區分,可以分為學術型、教學型、技術型與社區型等幾類,但是國內許多大學,尤其是學術型的大學的校長、教授經常表示:「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好像大學僅做學術性的研究,與學生就業無關,可是就是學術型大學的學生畢業之後,從事的雖然是學術性的研究工作,難道那就不是就業?而那就業力不就是來自大學嗎?

最近,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公布二○一九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行榜,採用五項指標,分別為校友成就、雇主與學生聯繫、雇主聲譽、畢業生就業率以及與雇主的合作關係。今年共有四百九十七所學校上榜,前十名大多被美國的學校所占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拿下第一,去年冠軍史丹佛大學往下掉一名,和洛杉磯加州大學並列第二。哈佛大學排名第四,接下來依序為澳洲雪梨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北京清華大學,以及英國牛津大學。

在台灣方面,有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清華大學,以及陽明大學等八所大學上榜,排名最高的台灣大學從去年百名以外,回升到第八十一名,台大的校友成就最傑出,但畢業生就業率最高的則是台灣科技大學。

根據調查,全世界包括台灣在內,就業力最高的大學都是頂尖、研究型的大學。顯然的,雖然大學的功能有教學、輔導、研究、服務等四大項,但是培育學生畢業之後的競爭力與就業力卻是每個大學不可逃避的責任。

但很遺憾的,國內的大學近年來卻有嚴重「異化」的現象,所謂的「大學異化」是指大學的發展過程中,偏離、背離了原來設立的宗旨,甚至否定應有的趨勢和傾向,諸如重視學術、研究,輕忽教學、專業;重視教師教學,輕忽學生學習成就;重視顯著課程,輕忽潛在課程;重視學術的學習、輕忽未來就業能力的培養;重視當前校內的學習、輕忽學生未來的發展。而不重視學生未來就業能力的培養,就是「大學異化」顯現在外的必然現象。

廣義的職業教育是指與未來就業有關的職業準備教育而言,技職教育固然是職業教育的一環,專業教育與學生未來的就業息息相關,當然是屬於廣義的職業教育,而就是學術性的教育,學生畢業後從事的職業、專業雖然與學術有關,但也是就業的一種,亦是廣義的職業教育。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如果是指大學生的培養,不能僅以目前就業為標的,應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不僅重視學術、專業,也強調品德的陶塑,以及就業軟實力的培養,這個論調還算正確;但如果因此輕忽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不重視學生未來長遠的生涯發展,則這個論調實在不可取。

近年來,大學的設立已超出社會的所需,尤其是博士班、碩士班的人才供過於求,學士班的學生失業率居高不下,但另一方面產業界卻常有大學畢業生學用落差大,產業人才難覓之嘆,雖然這些現象不能直接歸咎於「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的論調,但卻與隱藏於這論調的背後不重視教學、不重視專業、不重視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的培育觀念與作為有關。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但學生長遠就業競爭力培育絕對是大學責無旁貸的責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