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六祖壇經講話 般若品第二 問題講解 2

文/星雲大師 |2018.09.22
2386觀看次
字級
二祖調心圖之一/五代/(傳)石恪/日本東京台東/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在佛教裡,有一句話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句話叫人很難了解,菩提是清淨的正覺,為什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汙的煩惱?

文/星雲大師

﹙四﹚何謂「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在佛教裡,有一句話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句話叫人很難了解,菩提是清淨的正覺,為什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汙的煩惱?煩惱是妄想、無明,為什麼又說妄想、無明的煩惱就是正覺的菩提?怎麼好的說是壞的,壞的說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說成非,把非說成是,這簡直是非、好壞不分了嘛!

其實,在一般凡夫的認識裡,有是非、好壞、得失、染淨,但是在真如的自性裡面,卻是「生死自家明」,哪有是非、好壞、得失的分別呢?那只是心上分別的名相罷了!

對於「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這麼深奧的問題,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

鳳梨是一種水果,當鳳梨才摘下來,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喲!好酸喔!」但是,經過了和風的吹拂、太陽的照射之後,你再去吃它,「哎喲!好甜喔!」鳳梨怎麼一下子從酸變甜了呢?這甜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酸來的。因此,甜和酸並不是兩個東西,而是同一個。

同樣的道理,煩惱和菩提也是一體不二的;迷了就是煩惱,悟了就是菩提,離開煩惱之外,別無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煩惱和菩提又如海水與波浪,波浪因何而來?是由水而來的,離開了水,就沒有波浪。波浪就等於煩惱,從洶湧澎湃的波浪裡面,我們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靜的。所以,在煩惱的裡面,我們知道它有一個清淨的自性菩提。

煩惱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黃金,黃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環、手鐲等,假相上雖有種種的差別,但是黃金的本質則是不變的。我們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裡輪迴,轉來轉去,時而天上,時而人間,時而地獄、餓鬼、畜生,但是這個清淨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遠不會改變,也不會損失分毫的。

眾生因為有煩惱,因此流轉五趣六道,卻也要靠煩惱才能成就菩提。煩惱可以長養菩提,正如汙泥裡面可以生長蓮花一樣,因此,經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覺照遲。」一個人能覺察出煩惱,就離覺悟不遠了。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怕煩惱,畏懼煩惱,重要的是,如何轉煩惱為菩提。

我們要怎樣才能轉煩惱為菩提呢?有一個「哭婆變笑婆」的故事,說明苦樂、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間。

有一個老婆婆常常哭泣,因為太好哭,大家都不稱呼他的名字,而改叫他為「哭婆」。

有人問:「老婆婆!你為什麼喜歡哭呢?」

老婆婆說:「你們有所不知,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雨傘店的人做媳婦,每當太陽出來,就想到大女兒的雨傘賣給誰呢?沒有人買雨傘,就沒有生意了,他的生活怎麼辦?我不禁就要為大女兒哭。」

老婆婆又說:「我的二女兒嫁給賣米粉的人做媳婦,每當下雨,就想到二女兒的米粉沒有太陽晒;沒有米粉賣,就沒有生意,那生活怎麼辦?你們說,出太陽我要為大女兒哭,下雨天則要為二女兒哭,我怎麼能不哭呢?」

這一天,剛好來了一個出家法師,聽完了老婆婆的話,就對老婆婆說:「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觀念改變一下嘛!以後當你看到太陽出來,就想二女兒的米粉一定晒乾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賺了很多錢。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傘店裡的大女兒,雨傘生意一定很好,這樣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聽:「嗯!觀念可以改變嗎?」

「當然可以!」

老婆婆觀念一轉,從此每當看到太陽出來,就為二女兒歡喜;下雨了,則為大女兒高興,所以從此變成一個會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稱他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間,苦和樂也是在一念之間,聖和凡、迷和悟、佛與魔也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只要懂得轉念,情況就不一樣了;假如遇到悲傷、憂悶、煩惱,只要心境一轉,也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事。所以,煩惱可以轉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於當下一轉,如果你不轉,則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能轉境,才能把煩惱轉成菩提。

佛教雖然重視轉凡成聖、轉迷為悟。但是,在佛法裡又有這麼一個譬喻:鐵鍊子可以鎖人,金鍊子一樣可以束縛人。意思是說,煩惱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執著了菩提,一樣會成為障礙;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可以遮蔽心靈,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一樣可以成為執著。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禪的境界,鐵鍊子的煩惱要捨,金鍊子的菩提也不能執著;煩惱妄想的烏雲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見的白雲也不能執著。總之,學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離開煩惱、菩提的兩邊,要在中道裡面去安排人生。所謂不即不離,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夠認識「緣起性空」,能夠懂得「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你能夠在這個不二的法門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那才是一個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