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1%青少年 網路遊戲成癮

陳玲芳 |2018.09.18
1435觀看次
字級
根據國衛院調查發現,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為百分之三點一。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狀況有多嚴重?國衛院調查八千多位在一年內玩過網路遊戲的青少年,發現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為百分之三點一,略高於西方國家。而五成二的網路遊戲成癮者每周花費四十一個小時在網路遊戲上,比起非網路遊戲成癮者的二成五與二十四小時,高出將近一倍。此外,在遊戲中花費金錢的比例,也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上升。

今年六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納入精神疾病。怎樣算是網路遊戲成癮?專家指出有三個判準,分別是:失控的症狀;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持續一年的狀態。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台灣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約百分之三點一,略高於西方國家。

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之研究團隊,以國際通用診斷標準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對國內共八千一百一十位、一年內曾玩過網路遊戲的十到十八歲學生,由心理專業人員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訂定「網路遊戲障礙症」的研究用準則,進行結構式診斷性會談,確立「網路遊戲成癮量表」的切分點。

實際上,美國精神醫學會在二○一三年提出較嚴謹的診斷標準,並聚焦在「網路遊戲」,之後各國研究指出之盛行率幾乎都「低於百分之五」。去年一項美國、英國、德國的最新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西方國家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大約僅有「百分之一」左右。

時間長短 非判斷標準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認為,師長若發現孩子有電玩成癮現象,不應一味指責或用切斷網路方式,不讓孩子繼續玩,與其「治標」,不如深入了解孩子現實生活中出了哪些問題,才可「治本」。他也建議,政府與社會大眾應以積極鼓勵、健康促進方式來引導青少年,而非以「治療精神疾病」方式,來看待此一社會現象。林煜軒表示,醫界與學界對網路遊戲成癮有嚴謹的判斷標準,核心基準是「失控造成生活失能」,而非一般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

林煜軒說,這能夠更客觀地評估遊戲的利弊,也不會將正常娛樂休閒用途的上網玩遊戲、或是電競選手的密集訓練,「誤判」為網路遊戲成癮。

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年八月被行為成癮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行為成癮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接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