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有時什麼都不做 往往帶來最好的結果

文/重南 |2018.09.08
1666觀看次
字級

文/重南

《摯友維尼》這部迪士尼奇幻真人電影,上映以來,原本被暑期檔大熱門《不可能的任務》、《巨齒鯊》等動作片掩沒了。忽然一個關於此片在大陸限映的推文,反而引起觀眾的注意,紛紛到影院觀賞,才知這並非想像中的兒童電影,而是值得大人觀看和省思的溫馨家庭影片。

若對兒童漫畫熟悉的讀者,可發現《摯友維尼》裡的小熊,是原作者米爾恩所創造出來的古典版形象,而非後來迪士尼改造後的維尼樣子;又此部電影原名叫《Christopher Robin》,就是米爾恩兒子的名字,在在顯示迪士尼向米爾恩的致敬。但這次迪士尼公司不再把故事侷限在兒童範圍,而是虛構出Robin長大後的事業奮鬥和家庭經營的一段故事,串連他小時候與維尼那些動物夥伴的情誼。

影片中,Robin已是生產旅行箱大公司的中級主管,為事業經常忙碌、加班,疏於與家人相處,太太和小女兒不滿也無奈。後來又逢旅行箱滯銷危機,公司少東逼他限時提出產銷增量企畫,否則就要裁他部門的員工。Robin更加苦思焦慮,日夜趕工,連答應好回家鄉度假,也只能讓妻女獨行了。

此時童時玩伴小熊維尼因迷路找不到夥伴,竟穿越時空來到倫敦找到長大了的Robin了。Robin大吃一驚,但工作正忙的他,不僅無法陪伴兒時好友,還因童話世界的動物無法出現在現實人生,只好帶著維尼返鄉幫忙尋友。其間的過程,讓他慢慢找回童心和純真,省思人應該偶爾放下,生活才不致那麼緊繃,反而害了親子和家庭的關係。

片中小熊維尼經常說:「有時什麼都不做往往帶來最好的結果」,這句話在電影中,引發Robin重新換個角度思考計畫:如果大家甚麼事都不做,出去旅行,旅行箱的銷路自然就會好轉」,而翻轉了公司裁員危機。當然,現實人生中,「什麼都不做」在職場生涯中可是行不通的,這應是鼓勵大家「事緩則圓」。

的確,有時不要一直鑽牛角尖,適度休息,反而會想出另外一條路。現在有些公司也開始實施彈性上班或一周休假三天等制度,讓員工多能與家人相處;家庭和樂,才能創造工作的動能。相信這部溫馨的電影,可以給忙於事業的大人,或對員工過於苛刻的老闆,一些參考或省思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