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都江堰等4工程入選

文/記者劉詩平、唐榮桂、侯文坤 |2018.09.01
1725觀看次
字級
四川都江堰寶瓶口引水口鳥瞰景色。圖/新華社
位於都江堰市城區的李冰父子像。圖/新華社
遊客在廣西興安縣靈渠遊覽觀光。圖/新華社
浙江龍游縣的姜席堰。圖/新華社
湖北襄陽長渠渠首。圖/新華社

文/記者劉詩平、唐榮桂、侯文坤

都江堰、靈渠、姜席堰、長渠日前於國際灌排委員會第六十九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成功入選二○一八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此外,今年還有來自印度、義大利、日本、斯里蘭卡的十個工程入選。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專業型世界遺產,由國際灌排委員會於二○一四年設立,目的是保護、挖掘和推廣具有歷史價值的可持續灌溉工程及其科學經驗,每年申報評選公布一批,今年為第五批。

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會長、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國際評審專家組成員譚徐明說:「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意義,旨在促進水利文明的繼承和可持續的水利事業發展。通過這一工作,搶救瀕臨消失的分布於廣大鄉村城鎮的古代水利工程。」他認為,大陸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三個特點:一是工程類型最為豐富,包括有壩引水、無壩引水、蓄水灌溉、高山梯田灌溉系統、拒鹹蓄淡、桔槔提水井灌、漊港系統等,類型涵蓋最為廣泛;二是遺產代表性最強,代表了山區、平原、盆地、沿海地區等不同自然條件下灌溉水(土)資源不同的開發利用方式,各遺產工程均為典型代表;三是科技價值十分突出、歷史文化內涵極為豐富。

讚譽活的水利博物館

今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都江堰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中國古代無壩引水的代表性工程,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都江堰位於四川成都平原的西部,岷江上游,坐落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距四川省會成都市約五十公里。自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以來,都江堰造就了「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且歷經二千多年歲月,仍發揮著巨大作用,以其「全世界歷時最悠久、設計最科學、布局最合理、經濟效益最發達、自流灌溉面積最廣」的特點享譽中外,被讚為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偉大奇蹟,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其以「乘勢利導、因時制宜」和「深淘灘、低作堰」等技術特點著稱,引長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目前灌溉面積一千多萬畝。

在清代末期,都江堰的灌溉面積不足二百萬畝。一九四九年後,都江堰各配套水庫、渠系得到系統建設,灌溉面積高速增長。今天的都江堰灌區水利工程灌區規模仍居大陸之冠,大小河流、水渠縱橫交錯,扇狀分布,有分有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水利系統。都江堰灌區覆蓋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等七個大中城市和廣漢、新都、邛崍等三十七個縣(市、區),成都平原也因此而成為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水稻、小麥、油菜等主要農作物單產居世界領先水平。此外 ,都江堰還兼具工業、生活供水以及發電、養殖、防洪、環保、旅遊等綜合功能。

結合生態與人文景觀

今天的都江堰,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一種文化。二○○○年,都江堰風景區與附近的青城山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作為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都江堰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去年,都江堰景區遊客突破七百五十萬人次。到都江堰感受「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聰明智慧,體驗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已經成為海內外遊客的嚮往。

二○一七年以來,都江堰市大力實施四川省歷史名人李冰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成立了李冰文化研究會(中心),啟動了李冰博物館建設,舉辦了都江堰放水節及水生態文明高峰論壇,成功加入了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世界歷史都市聯盟,舉辦了首屆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與李冰研究國際論壇,實施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精華灌區修復,大大提升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國際影響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世界遺產中心非洲部主任埃德蒙.木卡拉感嘆:「都江堰是一項被全世界視為珍寶的工程,灌溉方式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都江堰、靈渠、姜席堰、長渠日前於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成功入選2018年(第5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榮譽主席高占義說,設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目的是收集、挖掘和學習在用的古代灌溉工程的智慧和哲理,保護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灌溉工程,從中學習、運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為建設和管理可持續利用的灌溉工程奠定基礎。

靈渠 設計出世界最早的船閘

靈渠位於廣西興安縣,建成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曾在統一中國、促進中外交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發揮灌溉功能。始建於公元前二一四年,兼有水運和灌溉效益。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發兵嶺南,力圖統一中國。由於嶺南山高路遠,糧草運輸不暢,秦軍久攻不下。為解決補給難題,秦始皇決定在山嶺之間開鑿運河,溝通湘江和灕江。在今日的廣西興安縣,秦軍開鑿靈渠,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最終連接在一起。糧草不斷從中原經過靈渠運抵嶺南,秦始皇最終統一嶺南。

靈渠的建成改變了秦軍補給不足的局面,秦始皇借此平定嶺南,設立桂林、南海、象郡,統一中國。此後兩千多年裡,靈渠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往來的交通要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專家介紹,靈渠有很多當時在世界上領先的技術,比如世界上最早的船閘——陡門,通過三十六個陡門的開閉控制水位升降,讓船隻在枯水期也能暢通無阻;比如「彎道代閘」技術,將航道設計為彎道,以延長流徑,延緩坡降,滿足通航要求。

除了水運,靈渠還是重要的灌溉工程,早在宋朝就有了關於靈渠灌溉的明確記載。靈渠的灌溉主要有自流和提水兩種方式,靈渠上的水涵是自流灌溉的引水口,在渠高水低的地方則使用水車、水輪泵等提水。目前直接從靈渠引水的灌溉支渠有十八條,總長一百二十九點七公里,水輪泵站九座。一九三○年代之後,隨著公路和鐵路的興起,靈渠的水運功能逐漸廢棄,灌溉成為主要水利功能。目前,靈渠總灌溉面積達六點五萬畝,覆蓋興安縣的五個鄉鎮一百八十六個自然村,受益人口五萬九千人。

姜席堰 官方與民間管理的結合

姜席堰位於浙江龍游縣,始建於十四世紀的元至順年間,渠首自衢江支流靈山港引水,素有「龍游都江堰」之美譽。為紀念主持和贊助修堰的姜、席兩位員外,分別把上堰稱為姜堰,下堰稱為席堰,簡稱姜席堰。姜席堰現有乾渠四條,全長十八點八公里,支渠十五條,全長三十點八七公里。姜席堰的灌溉範圍包括龍洲街道、詹家鎮兩個鄉鎮、二十一個行政村,灌區總面積三點五萬畝,是龍游縣重點產糧區。

姜席堰還為灌區居民提供生活生產用水。一七三六年,姜席堰水引入城濠,城內河渠相連,既解決了消防和居民用水,又使城內「西湖」和「泮池」恢復了舊貌。至今,姜席堰入城之水仍在使用。

姜席堰自公元十四世紀創建以來,一直採取「官督民辦」的管理方式。清代設有堰工局,在府、縣政府的監督下,由鄉紳具體負責堰渠維修、管理經費、制定章程等事宜。姜席堰這種官方與民間管理的結合,一直延續至今,保證了姜席堰的可持續運行。靈山江水從姜席堰汩汩流出,不僅使下游數萬畝糧田得以自流灌溉、旱澇保收,更促進了龍游城市的發展和興盛。

長渠 長藤結瓜式灌溉工程代表

長渠位於湖北襄陽,西起南漳縣的謝家台村,東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漢江,全長四十九點三公里。相傳前身為戰國大將白起水攻所開渠道,至遲南宋時期已形成相對完善的灌溉體系,是古代「長藤結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目前灌溉面積三十多萬畝。

專家介紹,長渠經過歷代修繕,現已發展成為以三道河大型水庫為主水源,十五座結瓜水庫及二千六百七十一口陂塘為補充水源,各級幹支渠道為脈絡的「大、中、小」相配套、「蓄、引、提」相結合、「長藤結瓜」式農業灌溉系統。工程擁有規模以上幹渠一條、主要支渠三十八條、閘門四百九十九座、渡槽三十九座、涵洞五百一十八座、倒虹吸三座、滾水壩一座。自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長渠累計向南漳和宜城兩地提供農業和工業用水一百四十多億立方米,為灌區糧食豐收作出巨大貢獻。

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長渠,襄陽市於二○一六年正式啟動長渠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該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成功申遺為契機,進一步深度挖掘這一古老的灌溉工程的科學技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科教景觀價值,進一步加強遺產保護和景區開發利用,持續發揮長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榮譽主席高占義說,中國是灌溉古國和灌溉大國,有豐富的灌溉工程遺產。設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目的是收集、挖掘和學習在用的古代灌溉工程的智慧和哲理,保護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灌溉工程,從中學習、運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為建設和管理可持續利用的灌溉工程奠定基礎。入選的四個工程代表了其建設時代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對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