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實習 尋找登陸理由

 |2018.08.25
2440觀看次
字級
來自台大、政大、輔仁等學生走進北京中關村,參訪騰訊、創業公社等知名企業,體驗創新創業氛圍。圖/中新社
部分參加「銀鷹計畫」的台灣學生赴北京創業公社參觀。圖/創業公社提供
圖/中新社

兩岸人才交流

大陸金融市場蓬勃發展,每年暑假許多大學生不辭千里參加大陸舉辦的金融單位實習計畫,儘管陸委會表示暑期實習計畫多半具政治上的統戰意圖,然而,一波波學生自願參加,從中觀察並思考著自己未來的出路。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金融市場蓬勃發展,今年暑假,一批近五百名的台灣學生「登陸」大陸金融機構實習。這批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學生們前往上海、深圳、大連、鄭州等大城市金融機構,展開為期三周的「體驗式實習」,連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等都各開出七十個實習名額。

這項名為「銀鷹計畫」的企業實習專案,實習地點均為大陸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自二○一六年開始實施,大陸國台辦和銀監會為最上層的指導單位,委由全國台企聯以及各地台辦系統辦理。

「銀鷹計畫」今年的實習單位包括「五大行」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保險業方面有太平財險,此外,還有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大連、鄭州商品交易所等。

參加實習的對象鎖定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含碩士生和博士生,以會計、經濟、金融、法律、外語、數學、電腦等相關專業,或有志於從事證券行業者為主,主辦方再根據實習單位的需求及學生專業、特長分發。相關人士透露,去年約有四百多人參與實習計畫,今年有近五百名學生登陸實習。

學生可以多多比較

對於大陸金融機構招收台灣學生的暑假實習計畫,陸委會表示,這些計畫多半具政治上的統戰意圖,看似優惠的措施,仍是中國大陸對台工作的一部分,提醒參與的學生應考慮相關風險,注意兩岸條例相關規範,審慎評估。

陸委會表示,教育部已建置學生實習媒合平台,並推動「學海計畫」等方案協助青年學生在台或赴海外實習,另國發會亦已公布「留才、攬才、育才」方案,吸引優秀人才留台,建議青年學生應多參考比較。

儘管如此,每年仍有一波又一波的學生前往中國大陸。政大的蕭惟中、成大的謝明洋、中興的李冠儒和其他三位同學今年被分發到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實習。離開北京前,他們三人與中新社記者分享了此次暑期經歷。

第一次到中國大陸的謝明洋說,身邊已有很多師長、朋友選擇赴大陸發展,通過實習,自己尋找到他們「登陸」的緣由。這邊的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年輕人在此有更廣闊的施展才能空間。

李冠儒也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利用假期「西進」交流、學習。今年,身邊有更多同學來大陸作交換生或工作。她自己則在此次報名實習前,就充滿信心能在北京學到更多行業經驗。

在親身接觸一線業務過程中,他們體會最深的莫過於大陸銀行系統對於小微企業的支持。謝明洋說,小微企業通常運行不太平穩,經營管理中資金鏈易出問題。「但我看到,從央行到各商業銀行都會傾聽他們的融資訴求,為其提供融資支持、幫助其度過難關。另一方面,為了金融市場的穩定,銀行業也不會放鬆授信標準。」他說,「三個星期前對北京還一無所知,實習後,我已經把留在北京深造、就業列入個人選項。」

到北京第二個星期,蕭惟中曾因咳嗽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就診過程中對於大陸互聯網科技發展為民眾就醫服務帶來的方便印象深刻。他回憶,抽血後無須原地等待,出去吃頓飯的時間,檢查報告生成後會直接傳輸給主治醫生。「這樣服務效率提高,時間成本降低,可以讓更多患者享受到北京的醫療資源。」他說。

先實習就業再創業

在過去三個星期裡,還有四十三位學生分別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和太平財險在京分支機構參與暑期實習。這群學生了解實習單位後,實際參與財務結算、品牌宣傳、撰寫市場調研報告等工作。

除了實習外,學生也參觀了騰訊,並造訪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首鋼集團創業公社,和留在北京創業的前輩進行對談。手機App桃桃喜創始人之一鍾育欣對學生說,北京是充滿創業激情的地方,他在這裡打拚的三年曾面臨諸多挑戰,如果年輕人選擇在大陸創業,建議先從實習、就業開始。

創業公社台港澳總經理鄭博宇也說,他雖身在孵化機構工作,但並不鼓勵學生一開始便創業,透過就業能夠積累在這裡的經驗。

就讀台北大學財政系的學生蔡毓軒認為大陸有很多優點值得台灣學習。他說,智慧銀行、移動支付等都是使用科技、節省人力的發明,相關產品在大陸的應用已形成相當規模。

在太平財險實習的李通華是輔仁大學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學生。她認為,台灣的機會沒那麼多,較難讓初入社會者有勇氣創業。雖然創業在大陸也非易事,但這裡的氛圍會讓人更有衝動去做不一樣的選擇。就讀台灣科技大學企研所的陳柏瑜說,之前並未考慮到大陸就業,但此次的實習經歷讓他對大陸有更多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