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茶字始於唐

文/龔敏迪 |2018.08.20
1261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蘇東坡說茶:「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論著始於陸。 」皮日休則說《茶經》是杜育〈荈賦〉之注釋。但司馬相如〈凡將篇〉提到了「蜚廉、雚菌、荈詫」,這個「荈詫」應該就是指茶了。

杜育〈荈賦〉說:「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說明漢晉時飲茶已經相當普及。

顧炎武的《日知錄.荼字》說:「『茶』字自中唐始變作『茶』……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前漢地理志》中的「長沙國茶陵」,唐人顔師古說這個「茶」,既可以讀作「荼」又可以讀作「茶」,南宋的魏了翁解釋說其先也是作「荼陵」的,所以他說茶字起先就是荼字,但「荼」與「茶」畢竟是兩回事。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說:周武王時宗姬封於巴,巴東魚複的貢品就有「銅鐵、丹漆、茶蜜」等等,但那時未必就有了「茶」字,《詩經》也只有荼字,《爾雅》中荼字解釋也與茶沒有關系。陸羽說:「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史書上並沒有魯周公本人飲茶的記載。《晏子春秋》說:「晏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茗菜是茶嗎?

晉朝陸機《毛詩疏義》曰:「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煮其葉,以爲香。今成臯諸近山間,謂竹葉椒樹,亦如食蔔,小毒熱。不中合藥也。」說的似乎是椒。但《三國志.韋曜傳》有「密賜茶荈以當酒」之說,張華的《博物志》也說:「飲真茶令人少眠。」如此,茶字在晉朝就有了。

可惜,唐刻本的王褒〈僮約〉文卻是「武陽(都)買荼」,看來顧炎武的考證沒有錯,之前出現的茶字,出自後代改過的版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