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 孩子與「繆斯」對話

文/記者高杉、屈婷、實習生陳帥彤 |2018.08.04
1402觀看次
字級
暑假期間,不少孩子到廣東省博物館,透過參觀文物,學習廣東地方歷史、民俗文化。圖/新華社
來自各地的孩子參加故宮與天禹國學組織的「我是故宮小專家」夏令營。圖/新華社
海南省博物館舉辦扇面繪畫、印章篆刻、沉香香料製作等免費體驗活動,讓孩子了解海南歷史,體驗傳統文化。圖/新華社
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的「讓.奧古斯特.多米尼 克.安格爾畫展」上,老師正在為孩子們講解藝術作品。圖/新華社
國家博物館「古蜀華章」特展開設特別課程,每個孩子 領到人手一份的「學習單」。圖/新華社
「耳朵裡 的博物館」創 始人張鵬在國 家博物館展廳 內為孩子們做 現場講解。圖/新華社

文/記者高杉、屈婷、實習生陳帥彤

大陸社會觀察

博物館的英文是Museum,源於古希臘語,意為「繆斯(Muse)的殿堂」。神話中,繆斯是掌司藝術和科學九女神的總稱。隨著被國家賦予文化復興的重任,中國的博物館正變得生動親民,吸引愈來愈多中國孩子與「繆斯」對話。

十二歲的安徽男孩浩浩這個暑假跟媽媽再次造訪北京逛博物館,他已去過京城的十幾座,「國博地下一層古代中國文物展,我最喜歡了!」

同樣著迷此展的七歲北京女孩點點,尤愛古典紋飾,「我喜歡鳳凰、荷花、波浪線,想把它們畫到玉上。」

博物館,英文即Museum,源於古希臘語,意為「繆斯(Muse)的殿堂」。神話中,繆斯是掌司藝術和科學九女神的總稱。隨著被國家賦予文化復興的重任,中國的博物館正變得生動親民,吸引愈來愈多像浩浩、點點這樣的中國孩子來與「繆斯」對話。暑假期間,更是如此。

友善有趣的課堂

一九七九年出生的雅寧,是微信群「我愛博物館」的群主,每月定期組織文化類的線下親子活動。建群七個月,有四百多個家庭成了她的粉絲。她說:「一開始只是把自己帶孩子去博物館的照片發發朋友圈。後來,不斷有朋友提問,就給大家拉了個群,沒想到這麼快就吸引了這麼多人。」

雅寧在兒子五歲時,第一次帶他去博物館。結果,他很喜歡。孩子感覺是在玩,其實在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她說:「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剛開始觀展,對專業老師的講解似懂非懂,但我們認為沒有必要追求一次性看完、吸收,而是把逛博物館當成長期的愛好和習慣。」

一次在北京天文館辦活動,雅寧記得,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第一次透過望遠鏡觀測天體,非常開心。她認為,孩子們喜歡她組織的活動,既是因為活動設計有趣,也與博物館對公眾愈來愈友善分不開。

「博物館作為公益單位,需要更多面向公眾提供教育行為。」天禹國學總經理曲怡霖說,「之前的博物館更多是研究機構的職能,服務理念跟不上觀眾的需求。現在博物館經營理念正在轉變,這是文化的發展進步。」

天禹國學兩年前開始與故宮博物院教育中心合作,提供兒童研學活動服務,特別是聘請教育專家就不同年齡人群開發恰當的課程。比如,故宮有很多瓷器展品,他們就為孩子設計了一個小場子,模擬瓷器發掘以及之後碎片修復過程。

這樣的故宮文化體驗課很受歡迎。寒暑假,甚至有不少外地家庭帶孩子趕來故宮參加活動。曲怡霖說:「我們一直在學習國際上其他博物館的運營模式,希望能對中國的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揮起到一些推動作用。」

為青少年而展覽

和雅寧一樣,愈來愈多的「八○後」中國父母,除了送孩子參加海外的夏令營,願意帶著孩子走進大陸的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的「公共教育」欄中,「暑期特別活動」宣傳頁頗顯眼。「小小講解員」、「國博裡的夏令營」等活動吸引了許多孩子參加。

國博網站上有義務講解員的日程安排,被稱為「朋朋哥哥」的張鵬是其中一位「明星義工」。除定期到現場授課,文博專業出身的他還創辦了微信公號「耳朵裡的博物館」,用孩子聽得懂的聲音導覽,開辦一年多有了數十萬追隨者。

中國大陸有近五千座博物館,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只有數家。如今,隨著兒童教育意識的提升,博物館愈來愈重視下一代觀展者的培養,設立兒童活動專區、設計青少年藝術教育活動等已成為一種潮流。

在廣東博物館歷史展廳,孩子們可以在嶺南古陶器小作坊裡製作創意「陶器」、猜古陶紋飾,感受古陶器文化的平和、凝練之美。該館館長魏峻說:「嶺南古陶最美的地方是,它既提煉了青銅器的器形美,又融合發展了獨特的裝飾美學。但光靠講解,小朋友們很難理解。當他親手體驗之後,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而河北博物院,則將「北朝壁畫」中兒童感興趣的各種神獸、儀仗人物形象做了篩選,開展了「小小美術家,快樂臨壁畫」的活動,讓孩子自由選擇臨摹的對象,充分發揮想像去創作,還把畫作做了「展覽」。該館負責人說,活動設計的初衷並不在於讓孩子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而是希望少年兒童在經歷了感知與體驗、創作、表達等一系列過程後,能真正感悟到「美」,激發他們觀察、思考與探索的精神。」

展覽與「人」對接 博物館是一座橋梁

中文「博物」一詞,有資料顯示,最早出現在中國神話《山海經》,意為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而博物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的一種稱呼,在中國出現僅有一百多年。一九三三年,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蔡元培等人倡導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博物院的前身。該博物院於一九三六年動工,是中國第一座仿歐美一流博物館而建的現代綜合性博物館。

博物館因「博物」二字,在一般人看來,就是「物」之寶庫。但鮮有人知英文「博物館」一詞的原意是「繆斯的神殿」,人們走進博物館,是來與繆斯女神對話,獲得生活、藝術、哲學的靈感。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曹兵武說,博物館更像一個橋梁、一個媒介,博物館的藏品、展示需要與「人」對接。

他說,新博物館理論實現了從物到人的轉化,但在今天這個時代的要求下,中國大陸博物館面臨著更為艱巨的任務:「我們不僅僅是傳播傳統文化,實際上我們也是在創造新的文化。」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晚間,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的第二季在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這部紀錄片共一百集,每集五分鐘,摒棄「高冷」的學術性敘事,以「反差萌」的獨特講述模式將藏身博物館的冰冷文物打造成「網紅」。

統計顯示,「八○後」、「九○後」、「○○後」的觀眾成為該片收視主力,不少人按「圖」索驥,重新走進博物館,從文化視角重新欣賞熟悉的文物。但博物館人已經將眼光投向更遠的地方——下一代的博物館是什麼樣?

「博物館要讓中華文化從『館捨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看來,博物館要讓文物背後的人文精神、文化基因「活」起來,就要「挖進去、展出來」。「除了深入挖掘文物真正讓人動容的核心,也要精心凝練策展的主題,豐富展覽的形態,才能讓博物館走進人們的精神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