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掛整天 傷聽力增失智風險

陳玲芳 |2018.07.19
1932觀看次
字級
全球約十一億人,因不當使用個人音樂裝置而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圖/美聯社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人們對「聽損」的普遍認知,是中老年人才會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十一億年輕的「耳機族」,因不當使用個人音樂裝置(含智慧手機),而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從統計數據來看,聽力受損的發生年齡,有年輕化現象。醫師引用數據指出,造成失智危險因素中,聽力受損為第一位。

日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的九大因素,依比例高低分別為中年聽力耗損、教育程度較低、吸菸、憂鬱症、缺乏體能活動、社交孤立、高血壓、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這些合計占三成五的風險,其中聽力耗損占將近一成。

九大失智症的危險因素中,「聽力障礙」為首要第一位,而過去卻從未被正式列為危險因子之一。研究團隊認為,九大因素有別於其他六成五「不可逆」的失智症因素,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逆轉、延緩認知功能障礙。

研究中指出,聽力障礙無法清楚聽到聲音,難以跟外界接觸、互動,學習,久而久之,會因外部刺激減少,導致孤獨,進而引發精神問題如憂鬱症,也會減少動腦思考以及運動的機會,因而失去「延緩失智」的良機。

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聽力障礙是一種「進程」發生狀態,會因為生活習慣、長期暴露噪音環境、年齡增長等原因,造成聽神經損傷。以上研究報告中,五十五歲以上者有三成二會發生聽力問題,聽力下降的後果相當嚴重。

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部主任蕭安穗指出,後天性聽力損傷原因,最大宗來自噪音,待在九十分貝以上的環境超過三小時就會使聽力受損,夜店、演唱會的噪音往往會高於九十分貝。另外,戴耳機時,注意「耳內式耳機」比「耳罩式耳機」對聽覺的損害風險更高。

如已發生聽力障礙,可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幫助聽力恢復。甄瑞興強調,多存「腦本」才能預防失智,除了規律運動、與外界互動,透過均衡飲食,如地中海飲食,與多吃健腦食物如核桃,也能攝取到應有的營養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