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成癮 WHO知會各國防治

 |2018.06.19
138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愈來愈多的孩子把電玩當成休閒娛樂,做家長的要在何時介入,避免孩子成癮?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初將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相關規定今天起生效,世衛將通知各國提出成癮防治對策。衛福部表示,我國已將電玩成癮視為精神疾病,只是尚未有健保診斷碼,未來不排除跟進,呼籲家長發現孩子電玩成癮,及早向身心科醫師求助。

3C產品盛行,幾乎人手一機,不管電視、網路或大街小巷,布滿電腦或手機遊戲廣告,電子競技產業出現,並已成為體育項目之一,電玩對社會經濟影響力正逐日增加。

WHO今年初在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當中,加入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使電玩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疾病,等於承認是重大公共衛生議題。該規定今起生效,將通知各國提出成癮防治對策。

該指引敘明,電玩成癮症狀包括無法控制的打電玩、將電玩至於其他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後果依然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而其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十二個月才能確診;若症狀嚴重,確診前的觀察期可縮短。

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健保診斷碼尚未有電玩成癮一項,若醫師確診孩子有成癮現象,會改用焦慮症、憂鬱症或衝動控制障礙等診斷替代。不過我國採用WHO的診斷分類系統,待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翻譯更新,就可能納入。

韓規定 未成年午夜禁止電玩

身兼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理事長的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指出,電玩成癮要不要列入精神疾病,因有正反效應,其實國際上討論許久。好處是能即時預防兒少成癮後帶來的身心症狀,壞處就是會使孩子被標籤化。

柯慧貞說,WHO累積好幾年的實證研究資料,最後敲定將電玩成癮納精神疾病,主要還是因太多兒少因成癮出現戒斷症狀,可能和家長發生言語暴力衝突,或自殘、離家出走,二年前板橋有國中生因父親搶走筆電而負氣跳樓。

據了解,行政院曾要求衛福部報告我國的電玩成癮問題,但報告完後,因未重視電玩成癮危害,並無後續成癮防治作為。

諶立中坦言,曾考量韓國的「灰姑娘條款」配套措施,規定十八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午夜十二點到早上六點不能玩電玩,但這需要使用者實名制及業者配合,更需要全民凝聚共識,才可能訂出辦法來管理。

電玩成癮症

定義:

每天連續玩電玩、網路逾12小時,並影響作息,可能伴隨情緒障礙,確診需醫師持續觀察1年以上

影響:

1.忽略睡眠、學業及其他學習機會

2.攻擊暴力型電玩會使孩子下降、對暴力無感

3.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更易沉迷,使情緒調控更差

4.視力變差,久坐使免疫系統下降

資料來源/柯慧貞理事長、臧汝芬醫師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