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疏離社會的老人

 |2018.06.17
1539觀看次
字級

家庭在傳統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單位,一個人從出生至死亡,生育、教育、生產、娛樂、儲蓄、保險互助、養老、喪葬,所有的基本需求,都可以從家庭中獲得滿足。

家庭要提供家庭成員如此多樣的服務功能,要能滿足這麼複雜的、個別化的需求項目就需要有足夠的成員,這也是何以在傳統社會,幾乎家家都希望「人丁興旺」的原因。

在父權為主的社會,崇尚「嫁娶」式婚姻。連帶的使社會不重生女重生男,生女弄瓦、生男曰弄璋。主要是男可使家庭未來的戶數量擴大,女減少了家庭的戶量。生男生女的不同,更使兩性地位不平等。

近些年來社會變遷迅速,女性的教育水準逐年提高,也由而提高了女性的勞動參與力。教育水準的提高,與勞動參與率的上升,都使女性初婚的年齡延遲,也使不婚的比例上升,更降低了生育率。尤其近年生育、教育的成本日高,經濟生活的壓力和個人生活自由與自主的渴望,更使家庭的戶量變小,成員變少。

依最近的人口統計,台灣的戶量無分城鄉,每戶都在三人以下。從家庭的結構形態來看,已由傳統的以有血緣關係的大家庭,而多樣化。除了核心家庭。又出現了單親家庭、單身家庭、隔代家庭、共居家庭、同性家庭、組合聚居家庭,都普遍存在。

家庭結構的改變和戶量變小,使家庭的功能消失,過去由家庭提供的服務和產品,都必須向家庭以外尋求。取得的途徑不是向企業購置,就是要求政府提供。而這些新形態家庭所需的服務與產品,也不同於往昔。導致企業種類的擴張,產品與服務的複雜化;政府的功能不斷變革,也擴大了他的經費規模與人員編制。

新的家庭,要求建立新制度,加強工作權和財產權的保障,能讓孤立的個人,可以安全的活下去。因為家庭成員的相互保險功能,也就是互助功能已經喪失了。疾病、傷殘、失業、退休、養老等種種需求,都要靠政府的妥適規畫設計才能滿足個人或家戶的需求。

因家庭形態各異,住宅設計也不能像以往那樣標準化。兒童、老人、殘疾、心智不足、肢體障礙、孕婦,各有不同需要。清潔、通訊、收付、聚會、飲食、看護,家庭也難以提供。

城市化促使人與人間的疏離,在個人尚有能力時,要學會自立、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更要改變自己對人、對事、對社會環境的看法。要擴大自己關愛的範圍,能諒解他人的處境,尊重他人的人格,幫助他人的困境,緩解他人的焦慮。

自己更要節制生活,祛除不良習慣,注重自己的健康,少生疾病,避免傷害,俾可以少麻煩他人。盡量認識不同年齡,不同行業、職業的朋友,不要只找那幾位的同質性的老友,才能老了不寂寞。想辦法去實現那些年輕時的興趣,培養一些嗜好、喜歡閱讀書籍,排遣老年的時光。談吐溫和,行為有禮,多讚美別人。要知道無論已婚未婚,最後都是孤單一人,所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獨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