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不見為淨

星雲大師 |2018.06.16
2458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有一天,漢武帝與寵臣壽王和東方朔談及什麼東西最乾淨的問題。

武帝問:「世上以何為淨?」

壽王道:「世間上的萬事萬物,均以水而得潔淨。東西髒了,經過水洗就得潔淨;身體汙穢了,用水沖洗也能塵垢盡除。」

東方朔聽後不以為然,反問道:「假如有人把尿液滲入酒裡,請問如何以水為淨呢?」

漢武帝聽後深覺有理,再問東方朔:「依你之見,以何為淨呢?」

東方朔答道:「臣以為『眼不見為淨』。」

漢武帝再問:「眼不見為淨,那世上又以何物最為汙濁呢?」

東方朔回答說:「那只在於見與不見的分別罷了!」

《維摩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士淨。」所謂「淨」,完全是業力上的分別。狗以大便為美食,禿鷹以臭肉為佳餚,吾人看之,是淨是不淨?俗云:「眼不見,嘴不饞;耳不聽,心不煩。」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樂趣;有時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樂。

人家背後批評我,我不知道,就隨他去了;有一些憂煩的事,我已記不得,那就管他去吧!假如有人想算計我,有人討了我的便宜,因為我不知道,心裡就不會有掛礙。親朋好友,有一些不順利的事,我不知道,就不會為他憂煩;家人骨肉,發生了一些不幸的事,我不知道,也不會為他著急。

明天有一些不好的事,我不知道,今天就能過得很快樂;明年我有一些災厄危難,因為不知道,我今年就會活得很安然。

人都希望要知道很多;其實知道得愈多,煩惱也愈多。知識不但是煩惱的根源,知識有時也會生病;知識生病了,就成為「痴」。所以,當知道的時候應該知道,因為太過無知,就會給人批評為愚蠢;不應該知道的,也不必要知道,所謂「大智若愚」,如此才不會失去原有的自在。

世間上的事,都是從分別而認識、而知道;既然是分別意識中的知見,就會計較,就會患得患失。所以,僧肇大師寫了《般若無知論》,以般若智慧的最高極限是乃「無明而知」;也就是要從大圓鏡智不分別而能全部現前,這才是圓滿的真知,否則所謂「難得糊塗」,面對世事紛紜,不知道也自有不知道的快樂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