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倫

星雲大師 |2018.05.27
3125觀看次
字級
1969年佛光山「第一屆大專佛學夏令營」。前排左四起:唐一玄老師、會性、淨空、印順、大師、心平等法師、方倫居士。
一九七八年,大師邀請日本駒澤大學副校長水野弘元教授至叢林學院演講。
方倫居士(一八九七~一九八八),福建林森縣人。福建馬尾海軍學校畢業,曾任軍艦輪機長、海軍總司令部科長等職。

文/星雲大師

方倫居士(一八九七~一九八八),福建林森縣人。福建馬尾海軍學校畢業,曾任軍艦輪機長、海軍總司令部科長等職。

方倫居士是海軍軍艦上的輪機長,但他為人、談吐不像中校或是軍人,而是像個佛教徒。他告訴我,在軍艦上擔任輪機長期間,並不繁忙,所以空閒時間就閱讀藏經,大藏經幾乎重複看了三次以上,若沒有心研讀經典,能如此安住在法海一、二十年的歲月嗎?

一九四九年,方倫攜眷隨海軍來台,住在左營海軍眷村,不久退役後,就專心在佛教弘法事業。著有《大乘起信論講記》、《唯識三頌講記》、《禪話與淨話》、《初級、中級、高級佛學教本》等書。

早期我在《菩提樹》上,看到一篇連載的文章叫做〈淨話〉,作者就是方倫居士,他把西方極樂世界,有關淨土的理論闡揚得條理分明,所以修持淨土法門的信眾,對他就非常崇拜、崇敬。那時在台灣可以說高雄的方倫居士、台中的李炳南居士、台北的李濟華居士,都以弘揚淨土為命,後來就結為同志。

不過,〈淨話〉連續刊載完後,他又繼續刊載〈禪話〉,原來他對於禪門、禪宗也有相當的認識,這是他和李炳南居士稍有所不同,他對於佛法,不執著哪一個宗派,只要佛法都是好的。

為人正直 一絲不苟

後來,我在高雄辦了壽山佛學院,他已經從軍中退休,我就請他來擔任專任教師,不管是上《大乘起信論》或《摩訶止觀》或《楞嚴經》,他都毫不推辭的承當下來,也不計較待遇,也不計較是否對他禮遇。方倫居士為人正直,真是很「方」,方方正正的性格,一點方便、彎曲都沒有,和人講話、處事,直來直去,一絲不苟,是個率直的人。

佛教學院除了非常注重生活教育外,對佛學的加強,更是著力,所以學期中的期中考、期末考,都以公布學生成績的方式,來檢測自己的所學。考不好的學生,看到成績被公布出來了,或許是不好意思或許是慚愧,有的竟然在旁偷偷掉淚,方倫老師在上課時,忍不住對學生說道:「你們不都是在此學佛、出家嗎?連分數都不能提升,將來如何了生脫死?如何度化眾生?」

一個人的學習心態決定於課業的進步與否,對於學習成績的公布,要勇於面對,人要彼此「比」才會進步。比,不是狹隘的排斥別人,而是認知別人,精益求精。背榜的滋味我也曾經有過,只不過在於警惕自己的懈怠,就如方倫老師講的,學佛要了生死,對分數那麼在乎,分數都放不下,生死怎麼了?所以我非常贊成學生成績公布的作法。

方倫居士有很多獨特的見解,比方說,他反對喝牛奶,他認為牛對人類的貢獻,真是勞苦功高,把牛的皮,製成皮帶固然不應該,做成皮鞋更不應該。兒女喝母奶長大,要像父母,而喝牛奶長大的小孩,難道要發展牛脾氣嗎?像這一類的觀感,他比一個持戒的老僧,要求佛教徒更加的嚴格。

熱心教育 培養僧眾

在佛門出家多年的僧眾,有時對佛法都不一定具有正信,而這許多在家居士,對於佛法實踐之認真,信仰之淨化實在教人感動。

後來,壽山佛學院從高雄遷移到佛光山的東方佛教學院來,他和唐一玄居士都是佛教學院的專任老師,常看他們倆談論佛法,眉飛色舞的非常的開心。

佛光山的佛教學院有這許多居士,如此認真教學,感念不已。而今,佛教學院也有五十多年歷史,已為佛教培養不少僧眾,懷念五十年前,他們從事佛教教育的熱忱,讓我至今難忘。

水野弘元

水野弘元教授(一九○一~二○○六),日本佐賀縣人。是著名的佛教學者,專精巴利文文獻,也是日本曹洞宗的僧人,曾擔任過東京大學教授、駒澤大學總長。

幾十年前,我和慈莊、慈惠法師、慈容法師,送依空到日本東京大學就讀,承蒙水野教授願意出面推薦,依空法師本身也有實力,對文學、佛學頗有造詣,後來不負眾望,取得日本東大印度哲學研究所文學碩士的學位歸國。

當年,我們專程去拜訪水野弘元教授,抵達教授寓所時,他已恭候在大門口歡迎,好像是他有求於我們,而不是我們要來求教拜訪他。對談時,教授一再讚歎佛光山栽培人才的用心和苦心,又說了中日佛教應該要多多來往。

我們要告辭時,他拿了自己所著述的《佛法概論》送我,說道:「這是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請您們指教。」想不到,這麼一位享譽國際的大教授,為人竟是這麼樣的謙虛,平易近人。

後來,我特地禮請水野弘元教授到台灣大學講演。在那個年代,台灣大學是不准出家人在大學裡面講說,雖然水野弘元是日本的出家人,但是以他在國際學術上的聲望,台灣大學則誠心誠意地歡迎他,並舉辦了一場講座。

水野弘元教授也曾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及信徒集會時,做過多場講座,一般人對學問高深的學者,印象都覺得不容易親近。實際上像他這樣的名教授,愈是有學問,就愈能深入淺出,闡釋出來的法義,讓人更能接受。

悲智雙運 淨化人心

記得那一次,辭別水野教授後,我們在歸途中,慈惠法師就在車廂裡口譯教授的論文給我聽:「佛教需要教育,沒有教育,怎麼叫做佛教呢!」

教育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建設社會的根本,所以,後來我也一直以辦教育,做為我弘揚佛法的終生職志。而以「生活教育重於知識教育、道德教育重於功利教育、普濟教育重於利己教育、自覺教育重於接受教育」的方針,積極推展僧伽教育、信眾教育、社會教育、兒童教育、青年教育等,希望透過悲智雙運的佛化教育,開發人性的真善美,從淨化人心的教育做起,營造真正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人間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