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慈悲頌》首演 菩薩交響曲

金蜀卿 |2018.05.25
3705觀看次
字級
譚盾帶領各國愛樂樂團一百五十名團員,與中國大陸聲樂家同台演譯《慈悲頌》。圖/人間社記者妙至
譚盾(中)創作交響樂《慈悲頌》二十三日在德國首演,表演結束後謝幕掌聲長達二十幾分鐘。 圖/人間社記者妙至

【記者金蜀卿德勒斯登報導】五月佛誕日,適逢德勒斯登一年一度音樂節,譚盾《慈悲頌》世界首演選在德國舉行。佛光山應譚盾邀請,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率團前往聆聽。如常法師表示,譚盾將《佛光祈願文》譜曲,銜接了整場《慈悲頌》,在劇情節奏與內容上,準確表達了慈悲。樂評與觀眾對《慈悲頌》詞曲創作、交響樂團與合唱團高水準演出,佳評如潮。謝幕掌聲長達二十幾分鐘,久久不散。

如常法師表示,譚盾花了五年時間寫《慈悲頌》,請來這麼棒的交響樂團與合唱團,在國家級的音樂廳德勒斯登文化宮(Kultupalast)演出,非常激動。譚盾創作星雲大師的作品走上西方國家,作為佛弟子感到驕傲,《祈願文》祝禱世界和平,讓所有人感受寧靜的力量,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博士特地從倫敦前往聆聽。他認為《慈悲頌》最後講述了「佛陀是人,不是神」,這對觀眾應該是最大的衝擊。劇情中,佛陀是怎麼思考?怎麼關心眾生?對觀眾也很有啟發。他欣賞譚盾的音樂具有美感,創造出一個靈動的空間,從靜到動,從宇宙自然和人間的關係,透過對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非常有創意。

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Heidelberg)梅嘉樂教授表示,德國人好沉思, 學校對宗教課程重視,歐洲國家很多人了解佛教,它與天主教、基督教的唱誦有相似的地方,音聲一下子鑽進人心深處。她覺得譚盾《慈悲頌》比他過去寫的音樂傳統得多,這樣很好,容易引起共鳴,愈來愈多德國人認為新音樂太跳耀,聽了費神。

在歐洲旅遊的台灣製片人趙大深、戴玉琴夫婦表示,過去交響樂接觸的都是西方樂器。譚盾這次大量運用了中國樂器以及佛門法器,聽到鈴、鐘、引罄、唐鼓的音聲;看到反手飛天彈琵琶,還有類似馬頭琴的民族樂器,照著敦煌壁畫重製出來。首次聽聞,非常值回票價。

譚盾的作品視聽元素多樣,常借鑑中國傳統音樂風格,並運用非常規樂器等進行實驗音樂的探索。他創作的著名作品包括電影配樂《臥虎藏龍》、《英雄》等,為歐美人士所熟知的一位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慈悲頌》未演先轟動,一千七百個觀眾席全數售罄。譚盾說,《慈悲頌》這部作品是一個許諾,寫給撐過壓力的善良、慈悲的大眾,是對自己的文化、信仰、先祖有許諾。

【記者金蜀卿德勒斯登報導】知名音樂家譚盾以佛陀教法為敘事之原創交響樂《慈悲頌》(Buddha Passion),於五月二十三日在德國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Dresden)舉行世界首演。《慈悲頌》用梵文和中文演唱,譚盾將星雲大師所撰《佛光祈願文》作為福音樂章,由來自全球十九個國家的音樂家唱頌,並翻譯成中英德三種語言。音樂流淌,穿越時空。歐美社會名流,比爾蓋茨的母親、中國大陸駐德大使館官員、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楊威博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佛光山歐洲副總住持妙祥法師等一千七百餘人出席音樂會。

《慈悲頌》創作從敦煌壁畫〈涅槃〉徐徐展開:一尊臥佛占據整個舞台,佛陀雙目半閉,安詳自若,佛陀躺臥的身後是他的弟子們,他們正是即將上演的歌劇各幕的故事人物。〈九色鹿〉是因果,〈千手千眼〉是奉獻,嵩山是〈禪夢〉,玄奘東歸帶回〈心經〉,彼岸即是〈涅槃〉。

音樂中,敦煌壁畫〈涅槃〉開始「溶化」,壁畫裡的人物竟然慢慢地「解凍」,幽然地從壁畫裡走了出來,走在最前面的是小王子、眾生鳥和菩提樹。小王子捨身要喚回眾生鳥的生命,在樹下悟得「人與萬物要和,人與眾生要愛」。〈菩提樹〉之《慈悲頌:平等》響起,慶賀大地之子、覺悟之光的到來。

演員串接成為音樂劇

《慈悲頌》被星雲大師譽為第一部菩薩交響曲。由佛陀演員串接成為音樂劇,全劇共有六幕,每一幕後面都有一段《慈悲頌》,以祈願文、福音或安魂曲的合唱形式總結故事。

《慈悲頌》前三幕合唱,根據星雲大師《佛光祈願文》撰創。家喻戶曉的〈九色鹿〉故事,敘述落水人恩將仇報,得到了因果報應。

〈千手千眼〉講述美麗的妙善公主獻出雙手、雙眼,在神聖的祭樂儀式中,她將被肢解……在震驚人心的狂舞中,浮現出一座千手千眼觀音雕像,象徵著她的千手永遠撫摸著眾生的創傷,她的千眼永遠觀望的眾生的痛苦。

第四幕之後的《慈悲頌》是禪,心經,天地人。音樂直接跟文化、歷史、心靈對話,包括六祖惠能大師「風動、幡動、心動」禪宗公案,王維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譚盾創作《慈悲頌》初衷是星雲大師的人間音緣,大師說菩薩的眼睛,都在觀看眾生的傷痛。心裡有了眾生,譚盾突破瓶頸,祈願文與樂曲天衣無縫接在一起,譜寫出眾生的悲苦與慈心。他與團隊將敦煌古樂反彈琵琶、奚琴等樂器複製出來,佛門中的咒語、缽、木魚、引罄等也在音樂會上共鳴。

譚盾帶領各國愛樂樂團一百五十名團員,與中國大陸聲樂家郭森、朱慧玲、王亢、沈洋,原生態歌手譚維維、呼麥歌者巴圖巴根等人同台演譯《慈悲頌》,奏出了敬畏,唱出了懺悔與感動,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音樂會,儼然是一場《慈悲頌》法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