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欄】為什麼中醫師叫你夏天別吃冰?

文/吳建東中醫師 |2018.05.12
3530觀看次
字級

文/吳建東中醫師

您知道嗎?吃冰並非現代人的權利,古代人就開始吃冰了,比如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就寫了兩闋跟吃冰有關的詞,《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以及《蝶戀花》「玉碗冰寒消暑氣。碧簟紗廚,向午朦朧睡……」或許當時的資料蒐尋不發達,晏先生忘了他曾經寫過以「玉碗冰寒」為開頭的詞,也或許晏先生特別喜歡「玉碗冰寒」,所以他連用了兩次。當年沒有冰箱,沒有冷凍庫,到底他們是怎樣在夏天弄到冰的呢?

當時製冰的方法就是冰窖,在冬天存下來的冰塊,或是從山上取來的冰雪,放在冰窖之中,等到天熱的時候,再取出使用,或直接打碎,加果汁食用,或者把碗拿去冷凍,再裝甜點食用,這就是所謂的「玉碗冰寒」,大熱天時吃碗冰多舒服啊,一瞬間暑氣全消,但是一樣是處於宋朝的丘處機就看出了一些問題,您沒看錯,就是武俠小說《神鵰俠侶》提到全真七子裡面的那位丘處機,他在《攝生消息論》這本養生的書裡面寫著「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涼粉,冷粥飽腹,受寒必起霍亂。」當然這邊的霍亂並非是因為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在古代是指腹中寒熱失調引起的上吐下瀉,與現代不同。

那不能吃冰該怎麼消暑呢?丘處機當然也提到可行的方法,《攝生消息論》的後面寫著「惟宜虛堂淨室,水亭木陰,潔淨空廠之處,自然清涼。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原來就是找個潔淨清涼的地方,還要調息靜心,心靜自然涼。但這說了等於沒說,還不如直接去冷氣房吹冷氣。中醫師雖然不反對吹冷氣,但溫度勿調過低,夏日受風寒的患者其實也不少喔。

為何中醫不建議吃冰呢?主要是因為人體是恆溫的動物,由一套複雜的神經血管系統負責把溫度設定在三十七度,過高或過低的溫度變化,都會由這套系統把溫度調回來,當我們吃了溫度過低的冰,腸胃道需要充血把這個冰加溫到三十七度,若冰量不多,或偶一為之,身體就會恢復正常,但要是時常吃冰,或者先天腸胃功能就不佳者,遇到這種溫度常常快速變換的狀況,包圍住消化道的自律神經就容易失常,導致腹瀉、腹痛,甚至影響到其他自律神經管控的部分,而出現惡寒怕熱、手腳冰冷,甚至頭暈頭痛的症狀,嚴重者還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我有位患者平時狀況維持得還不錯,某次來診腸胃脹氣、消化不良,一看舌苔出現異常白厚,在逼問之下才老實承認他喝了大量的冰飲料。另一位調理慢性鼻炎的患者,也是在吃大口冰之後,馬上發生鼻塞、頭痛的症狀,導致我們的治療又要從頭來過。又有一位在調理婦科的患者,則是在喝冰的珍珠奶茶之後,白帶一下子變得又多又清稀,甚至還伴著肚臍周圍疼痛感。至於飲冰與經痛的關係,我想各位女性應該都有經驗,無須再多說。

吃冰的壞處除了引發腸胃系統失常,自律神經失調以外,還會容易變胖,其原因在於舌頭的味蕾在低溫之下敏感度大降,為了讓冰吃起來又香又甜,勢必要加入更多的香料、脂肪以及糖分。您試著吃溶化後常溫的冰看看,保證由嘴巴甜到腳底,吃冰的同時,您也吃下了相當多的熱量以及油脂,這些熱量如果沒有由額外的活動消耗掉,可是會以脂肪的型態囤積起來的,即使曾有實驗證實吃冰會短暫提升新陳代謝,但對於吃進去的熱量可是九牛一毛啊,因此對於在意身體線條的人來說,吃冰不可不慎。

總而言之,雖然中醫師不建議夏天吃冰,但如果真的想吃,其實很多中醫師自己也會吃,但請務必注意量不要太多,速度不要太快,如果可以的話配合著室溫水飲用,以免過低的溫度造成腸胃的不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