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升中高齡就業誘因

 |2018.04.19
1487觀看次
字級

為了促進中高齡者就業,各國都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措施;大部分的政策思維都是假設中高齡工作者的勞動貢獻不足,或較為低落,企業雇用意願不高,因此政府必須給予補助,這樣企業才會願意增加雇用中高齡。

在這樣的政策前提下,不但中高齡工作者的就業率難以提升,也讓中高齡者反而更容易受到歧視。因為讓人更加認為,中高齡者的工作能力確實比較差,所以才需要政府補助。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高齡者的工作能力與在職場上能做出的貢獻,真的低到一定要靠政府提供額外的誘因,才能得到工作機會嗎?

近日日本從積極的角度思考中高齡者的勞動創造力。除了把退休年齡從六十歲延遲到六十五歲之外,更有企業決定改善中高齡者的待遇,只要工作績效優秀,薪水可能比企業裡的青壯輩還高。也就是中高齡工作者的薪資高低,依其能力而定,不再有「因為年齡而產生的薪水天花板」;實施新制的企業發現,這麼做提高了中高齡者的工作意願和能力。

日本企業針對中高齡勞工實施「返聘」制度,也就是讓員工六十歲的時候申請退休,然後公司再回聘。而八成以上的企業在實施返聘制度時,會將員工的薪資打五折,因此,六十歲以後再重返職場的人,收入往往會大幅減少。這麼做當然會影響中高齡員工重返職場的意願。

近年來情況逐漸改觀。已有不少企業願意提高中高齡者的薪資。如本田汽車將返聘的中高齡者薪資提高到原有薪資的八成,這對中高齡員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之前中高齡者的薪資只有本來薪資的一半。另一家家具與工業設備企業岡村製作所從上個月起,分階段實施退休年齡提高至六十五歲,薪資則提高至員工原有薪資的七成五。

日本企業之所以要用延後退休年齡、提高薪資等方式,讓更多中高齡者願意留在工作崗位上,有其不得已的理由。日本的勞動人口(十五歲到六十五歲)正以每年超過五十萬人的速度減少,這對日本經濟形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據日本總務省的數據顯示,二○一七年日本的勞動力人口比二○一六年增加了近五十萬人,但其中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的青壯工作人數卻減少了四十三萬人,可見增加的人力是以中高齡者為主。

在少子化及高齡化下,年輕勞動力減少已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必須重新召喚中高齡的勞動力。

回頭看看台灣的情況。內政部日前宣布,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百分之十四點○五,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人,且距離「超高齡社會」,僅剩八年時間。

老化情形如此嚴峻,而新生兒出生率僅有百分之一點○七,是全球最低,在這兩個前提下,台灣一定步上日本的後塵,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目前政府和企業似乎都還沒有真正深刻地體認到這個危機,促進中高齡者就業的動作消極、相關政策誘因不足,讓人擔憂。

從日本的經驗看來,除了必須要督促政府提出有效的辦法,扭轉這種不利的趨勢,企業也應調整思維,將資深員工視為資產而非負債,才能激發更多優質的中高齡勞動力,帶動公司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