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 2】沃赫斯特 打造秀色可餐的社區環境

楊慧莉 |2018.02.24
869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水泥叢林般的居住環境,多半景觀單調和人心疏離,但英國托德莫登鎮卻別具樣貌,這裡不僅秀色可「餐」,且社區居民關係熱絡。不過,托德莫登鎮一開始並非如此,而是這幾年歷經改造後的結果,其背後推手是社區行動家沃赫斯特。當她發現社區面臨各種問題時,決定登高一呼,以居民自力救濟的方式,從根本民生問題切入,逐一解決問題,也因而帶動一股糧食運動和社區改造行動……

食物造景
改變社區樣貌

在英國北方,有個介於里茲(Leeds)和曼徹斯特(Manchester)之間的市鎮托德莫登(Todmorden),人口約一萬五千人,原本只是個水泥叢林般的城鎮,曾幾何時,這裡綠蔭扶疏,到處可見蔬果和香草。從轉角的鐵路旁、車站旁的停車場、健康中心的前院、家家戶戶的前院,到運河旁和警察局前,都種了各式各樣可吃的植物,讓托德莫登儼然就是一個宣傳式的田園小鎮,甚至連墓園也栽種了各種蔬果,因為那裡的土壤可肥沃了。

托德莫登鎮還因此發展出一種新形式的旅遊,叫做「蔬菜之旅」(vegetable tourism)。到此一遊的觀光客,不管來自世界哪個角落,都會在鎮上的菜圃探頭探腦,就算園裡尚未冒出任何東西,也很願意藉此與當地居民話家常。

新風貌幕後推手

托德莫登鎮之所以能在短期內改頭換面,要歸功於改造計畫的靈魂人物潘.沃赫斯特(Pam Warhurst, 1950-)。

沃赫斯特當初改造社區環境,並非因為閒閒沒事幹,而是意識到生活中所充斥的各種問題──從食物、環境、經濟到教育等,都將影響社區的未來。

於是,她開始與幾個朋友談論此事,幾經討論後,最後他們集中在一個單純的問題上:是否能為社區找到一個超越年齡、薪資、文化限制的統一語言,讓大家能藉由此語言,找到一個新的生活方式,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環境,重新思索手邊的資源,並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然後還能複製所有的行動?

結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在「食物」上。

後來,沃赫斯特等人坐在廚房餐桌前思索出社區未來的走向,並化為一個很簡單的改造計畫,提交到鄉民大會上發表,過程中省略了諮商和繁瑣的報告書;同時也發起一個稱為「了不起可食用」(Incredible Edible)的自願性園藝運動,廣徵同好,變成一個有力的工作團隊。

啟動社區三轉盤

沃赫斯特在鄉民聚會中所提出的計畫,主要集中在三個行動方向,並想像它們屆時如能同時運作,就會像三個盤子同時轉動的雜耍表演。如果以盤子來為每個行動命名,它們分別是:社區盤,即鄉民每天生活的方式;學習盤,即對學生的教導,以及鄉民間分享新的技能;商業盤,即鄉民如何使用口袋中的英鎊,以及選擇支持哪些行業。以上三項社區行動都將因食物而動起來。她相信,鄉民一旦同時轉動三個盤子,就能開始建構自己的復原力,讓社區煥然一新。

鄉民聽到沃赫斯特的提議後,馬上給予熱烈回應,讓她受寵若驚。事實上,她發現,往後有機會去他鄉發表類似計畫,也獲得同樣歡聲雷動的回應,「這代表人們已準備好回應食物的故事,也都想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他們骨子裡明白該是扛起個人責任,更加善待彼此和環境的時候了。」

從交換種子開始

獲得鄉民的肯定和支持後,沃赫斯特團隊先以交換種子開始,接著把鎮上主要道路旁的狹長地(過去常有狗狗在此「方便」)變成一片香草園。後來,停車場的角落也讓鄉民改成菜圃,種出的蔬菜可以自己採摘。

托德莫登鎮有個用六百萬英鎊打造的醫療中心,這裡周遭種滿多刺植物,讓人不解。於是,沃赫斯特團隊就跑去跟醫師們說:「可否把那些植物拔除?」醫師們說,「沒問題,只要你們拿到計畫許可,附上拉丁文說明,並準備三份文件就可以了。」他們照做了,結果手術室周遭開始長出果樹、香草植物、蔬菜等。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像是警察局前的玉米園、老人之家附近可讓老人種植和採收的菜圃等。

托德莫登鎮從此綠意盎然,欣欣向榮,一改過去單調而冷峻的外觀。



三效合一
社區脫胎換骨

不過,沃赫斯特的改造計畫不單是著眼於種出食物,讓社區景觀藉此改頭換面,更重要的是,讓全鄉民一起投入社區改造,為更好的居住環境盡一分心力。

社區食物拼圖

舉例而言,從事藝術創作的鄉民就可以做些很棒的「蔬果特性說明」設計,放在苗床裡供民眾參考,像是「長這樣,還別採摘,但如果是這樣,就隨意採吧」,畢竟很多人對植物的成長所知有限。這種貼心之舉是基於分享和友善的美意。

不諳栽種或設計的鄉民,也可用別種方式貢獻一己之力,像是用種出的食材做出美味佳餚。沃赫斯特團隊常到鄉民出沒的場所,鼓吹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都是地方食物拼圖的一部分,都能提供問題的解決之道。」

另外,自從托德莫登鎮開始自「食」其力,建立地方特色後,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他們的菜園。為了提供更好的旅遊經驗,沃赫斯特和鄉民們自主研發出「了不起的可食綠色路徑」(Incredible Edible Green Route),不僅沿路上有展示園、種滿果實的船道、吸引蜜蜂的景點等,還透過精心的路線設計帶人遊遍城鎮各個角落,途經咖啡店、小商店、市場,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只往返於超市間。沃赫斯特希望能藉由改變行走路線,改變居民的行為。

落實學以致用

除了規畫綠色路線,讓「社區盤」轉起來外,沃赫斯特團隊也讓第二個社區行動「學習盤」動起來。他們與地方中學合作,引進了養耕共生系統(aquaponics system,又名魚菜共生系統),並在校園栽種果園,讓學生學習漁業養殖和蔬果栽種的課程。後來,他們獲得當地園藝中心捐贈的土地,於是就把它改造成一個市場園藝訓練中心,裡頭備有當農夫所需的各種利器,成為學生想當農夫的先修課。

由於團隊計畫落實成功,當地的學術機構也前來共襄盛舉,為學校設計了商業性的園藝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更符合就業需求。

創造品牌效益

當兩個盤子轉動起來了,第三個盤子勢必也要動起來,因為在沃赫斯特的社區改造經驗裡,「如果你走在可食用風景的路上,學會了新技能,並對當令食材產生興趣後,可能就會想多花一些錢支持地方產業,不只是蔬菜,還有其他農產品」。

由於沃赫斯特的工作團隊是自願性的,資源不多,但為了轉動第三個盤子,他們做了一些「簡單」的事:募款買了一些黑板,上頭寫了「Incredible Edible」的字眼,交給每個零售商,供他們在黑板寫上每周熱銷產品名稱。

接著團隊與農民們交換想法,建議在農產品打上品牌,但農民一開始半信半疑,於是他們辦了「每個蛋都很重要」(Every Egg Matters)的實驗活動,事後證明有品牌認證的蛋都賣得很好。取得農民信任後,許多在地農產品都打上「Incredible Edible」的品牌,這些產品在銷售一段時間後,經市場調查顯示,百分之四十九的商家確實因販售品牌農產品而獲利增加,結果農民和商家都因品牌而皆大歡喜。

由下而上
一切盡其在己

沃赫斯特的社造(社區改造)運動不僅在托德莫登鎮運作得宜,後來也推廣運用在其他地方,如英國數十個城鎮都陸續跟進,轉動他們社區內的「盤子」,甚至有美國、日本等國前來取經。紐西蘭在歷經2011年大地震後,有代表拜訪沃赫斯特團隊,想將他們在公共區種植食物的理念融入基督城的重建藍圖裡。這一切讓沃赫斯特「所有行動都可複製」的社造規畫理想獲得落實。

獲官方友善回應

而今,「了不起可食用」社造運動已經很成功的在各地開展。回首來時路,沃赫斯特表示:「我們當初沒有徵求誰的許可,去做就對了;開啟前當然也沒等待活動所需的支票;最重要的是,我們並沒有被一些想法所嚇阻,像是『面對明天層出不窮的問題,種種小行動都將無濟於事』的消極想法。」現在,她更可以確認社造運動「不須投入大筆經費,也不用透過官僚,需要的是不同的想法和支應社區改造的務實做法」。

所謂天助自助者,看到沃赫斯特和鄉民的自發行動,當地政府也以兩項支持性行動友善回應:第一、登記閒置的土地資產,供鄉民自由使用,並發放許可證鞏固這項舉措;第二、鼓勵公務員盡己所能幫助社區發展,並助鄉民保留這些空間。

共創美好的未來

此外,沃赫斯特也希望社造運動能啟動有利鄉民的市鎮規畫做法,將生態菜園規畫在市鎮中心,而非放在邊緣地帶,讓學生隨處可見他們的盤中菜之餘,進而啟發他們對環境、土地和糧食之間關係緊密的意識。

總體來說,沃赫斯特的社造運動從裡到外打通市鎮任督二脈,不僅改變了社區的外觀、促進地方經濟、落實農業教育,也改善鄉民間的互動關係,看似地方上的小變革,但實際上是因應大環境改變,未來有可能發生糧食短缺的舉措,也因此才能成為他鄉效法的典範。

不過,所有近年來在全球各地興起的社造運動最終目的都在革「心」,沃赫斯特的社造運動亦不例外。在「了不起可食用」運動裡,她希望人人都能認知到:「每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都能產生巨大力量;每個人只要深具信心,都能與人共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