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與堅硬物…傻傻分不清 自駕車新挑戰 學雪地駕駛

編譯謝汶均 |2018.02.10
994觀看次
字級
當冬季來臨,雪花從天而降,自駕車也得開始學習目前只有人類駕駛擁有的技能——雪地駕駛。圖資料照片

編譯謝汶均

當冬季來臨,雪花從天而降,自駕車也得開始學習目前只有人類駕駛擁有的技能——雪地駕駛。

自駕車的進展在2017年達到新的里程碑,全球最早的全自駕汽車在去年11月於亞利桑那州問世,但降雪也對自駕車形成新的阻礙。

汽車共享平台Uber自駕研究資深工程師威靈頓(Carl Wellington)表示,對於自駕車來說,雪是「非常有趣的問題」。

除了Uber正在匹茲堡研發自駕車,Google母公司字母公司旗下的Waymo也將前往底特律測試自駕車,而自動駕駛軟體技術公司Aptiv旗下的nuTonomy也將和另一汽車共享平台Lyft在波士頓一同測試自駕車。

目前為止,尚未有公司表示,旗下的自駕車已能掌握在雪地行駛的狀況。

自駕車透過相機和感應器偵測周遭環境,但冬季的天候可能成為這些裝備的問題。因為自駕車非常仰賴被稱為「光達」(Lidar)的技術,Lidar的名稱來自光線和雷達的組合,使用雷射偵測周遭物體;但下雪時,雷射可能無法區別雪花與其他堅硬物體。

威靈頓說:「這種技術很厲害,它能讓車子對世界建構出豐富的三維感知,但它對雪花非常敏感,雪花會導致許多回波測量。」

Uber前年冬天在匹茲堡進行下雪情境測試後,威靈頓的研發團隊就花費「極大精力」撰寫能分辨雷射光束是撞到雪花還是其他物件的演算法。

另外,自駕車大多仰賴非常詳細的3D地圖來導航,而在雪地行駛時,這種技術是禍也是福。

nuTonomy執行長英格尼馬(Karl Iagnemma)說:「有趣的是,下雪後,雪堆和雪堤會使整個世界看起來很不一樣……整個世界都會改變,這會使汽車面臨一些困難的問題。」nuTonomy一開始時是在新加坡測試自駕車,但去年冬天也開始在波士頓測試自駕車。

不過,在雪地駕駛時,自駕車也有一些人類有所不及的優勢。由於自駕車內建超詳細的地圖,它們大多可以知道馬路上標記的車道或人形道的確切位置,即便這些標記已被雪或冰覆蓋。

就算下著大雪,自駕車也能利用可穿越各種沈積物的雷達感應器偵測前方的物體,只不過由雷達蒐集到的資訊仍無法精確到能讓汽車直接開過去。

在從不下雪的矽谷,自駕車新創公司已在挑戰誰能登上最佳性能自駕車的寶座,但各家自駕車公司的高階主管們也意識到,他們必須跨出氣候溫和的矽谷。

Waymo一開始時選擇在亞利桑那州測試自駕車,但該公司近期宣布,他們也將在時常降雪的底特律進行測試。Waymo執行長克雷夫席克(John Krafcik)說:「我們會讓車子有更多在雪、霰和冰上練習駕駛的機會……其中一個目標是『教導車子如何解決在結冰、尚未鏟雪的道路上煞車的問題』。」

隨著這些自駕車公司不斷在雪地進行測試,他們發現若要在雪地中安全駕駛,機器人須具備的特質其實和人類一樣:自我察覺力。

自駕車的電腦必須能評估它們對周遭環境的認識有多少,並在視線不佳、視野受阻或其中一個感應器被擋住時,仍能辨別前方落下的物體是不是雪。

威靈頓說:「關鍵要素之一是讓汽車也能夠理解——我知道自己現在在哪裡,也對此有信心,或我對此沒有信心——並由此做出不同動作……就像人類一樣,減速、小心行駛幾乎永遠都會是正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