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青年由文轉農 有機黑木耳創業

李祖翔 |2018.02.06
3140觀看次
字級
徐韋婷種的有機猴頭菇。
徐韋婷性格開朗、好親近。圖/記者李祖翔

對新鮮黑木耳需要的條件知根知底、侃侃而談,誠懇、好親近的年輕老闆徐韋婷令人印象深刻,她的頭銜「農委會第4屆百大青農」更引起媒體關注,但一句「來啦,一碗黑木耳湯,趁熱先吃!」再能耐寒、趕時間的記者都拗不過她的笑容與體貼,決定喝完湯再慢慢聊。

「黑木耳要怎麼辨別新鮮度?」徐韋婷說:「很簡單喔!部分攤商會用泡水方式,增加它的光澤與重量,但泡得太久就變成和果凍一樣透,而且厚、脹,一扳就斷,口感也爛爛的;新鮮黑木耳則有韌度、扳不斷,有果粉和絨毛。」她不怕消費者知道真相,承接父親事業後,更強調新鮮、有機,要大家吃得健康。

辭公務員 返鄉務農顧家

徐韋婷有行銷專業,也取得IPMA專案管理師證照,本來從事服務業,後又考取公務員。因為爸爸生病,聽說黑木耳有助益,便用家裡的2、3分地栽培黑木耳,吃不完時轉贈親友,回響熱烈。爸爸身體好轉後,家人打算大規模販售,從原本幾十包的太空包擴增到3千包,不忍父母勞累,當時25歲的她就決定辭職返鄉,專心務農!當女農夫至今5年。

與爸爸理念不同的徐韋婷說:「爸爸是友善環境耕作,農作由農會統一收購,我則想做有機,透過網路行銷各地。」由文轉農不容易,尤其社區內沒有人種黑木耳,首先挑戰的是技術。

由於宜蘭縣冬山鄉的溼度與溫差適合木耳生長,長得特別肥厚,但自從台灣重視森林保育後,木材取得困難,長時間翻動木頭又耗體力,因此從段木栽培變成太空包。不過有機黑木耳不容易種植,若遇青黴菌與害蟲就會報銷,「菇類不如蔬果,不能用灑藥控制病蟲,所以前幾年產出只有三分之一,剩下都被蟲吃了。」她開始上課,先後取得農業訓練中心菇類栽培管理訓練班、工研院菇類栽培場務工程師能力等認證,閒暇時再請教長輩與青農,產量就都能維持在三分之二以上。

雖然面臨種種難關,家人始終在徐韋婷的背後默默支持,她說:「其實在我說要放棄台北公務員,回家務農時,爸爸很反對。」坐辦公室有什麼不好?非要從事勞力活?年輕人懂不懂得為自己想?半年來父女感情不睦,徐韋婷卻認為:「民以食為天,農業才是不會被時代淘汰的一行。」

做對選擇 親子心更緊密

年輕人喜歡挑戰,徐韋婷不例外,務農而且要當宜蘭的領頭羊,雖然困難,可是社區偏向老化,亟需改變,「這裡的農民大多種植果樹、竹筍和蘆筍,很難推廣有機,可是很多地廢耕,好可惜。」這些年來,她自產自銷,既親手種植,又作宅配、經營粉絲頁,還不斷開發黑木耳及猴頭菇等加工品,即使一個人到外地展售,都能侃侃而談,無論是栽種細節、環境發展還是未來趨勢都問不倒她。

這個為了家人健康而創立的「添丁養生黑木耳」品牌,不只用了爸爸的名字,徐韋婷還自豪地說,是宜蘭第一間有機黑木耳店。現在,爸爸覺得她做了正確的選擇,因為讓一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多了,透過分工農務,心也更加緊密。

克服了技術難題,務農的挑戰還有「職場文化」與女性不足的「體力」,許多銷售通路都是在應酬中談成,男性把酒言歡容易,女性略顯吃虧,不過徐韋婷沒有放棄的打算,她有個夢想:「有朝一日,要將創業成功的模式推廣給社區農民,讓他們有穩定的收入。」為此而努力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