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新北投火車站

文與圖╲丹青 |2018.01.22
989觀看次
字級
新北投火車站
新北投車站的展覽
新北投車站的舊日鐵道枕木展示

文╲丹青

新北投火車站回家了,就在去年,這個具有百年歷史的火車站回到故鄉,重建於原址附近的七星公園內。

老建物回故鄉,本是喜事一樁,卻也引起部分文資保護人士的抗議,認為重建的火車站不在原址,所用材料及車站造型也非原汁原貌,新車站不過是樣品屋而已,有辱「古蹟」名稱。

我們如何以新的眼光看待新的新北投火車站呢?這個車站,除了展示外,的確沒有甚麼通車功能了,說是樣品屋,也沒有錯;我們只能說,就是尋求歷史的緬懷和記憶的留存。但它呈現的,或許也有一些古蹟保存的觀念,值得我們探討。

新北投火車站建於一九一六年,是因應當時日據時期北投浴場事業興盛而自北淡線的北投站,延伸出來的一條支線,它的設站,產生了「新北投」的地名。到了一九三七年,因為前往泡澡、洗溫泉的民眾增多,車站站體還以原式樣,擴增了三分之一的空間。其站體為木造結構,簷下雕花托座是其特色,屋頂老虎窗在擴增空間後,從三個增為四個。但戰爭期間,因物質缺乏,鐵道一度被拆除。

戰後一九四六年,新北投火車站修復重新使用;一九八八年,因要蓋淡水線捷運,北淡線鐵路廢除,新北投火車站也走入歷史。幸而它當時拆除後,被完整移送到彰化台灣民俗村,讓民眾觀覽,這也是北淡線唯一留存下來的火車站。

二○○三年起,新北投民眾及文史團體等發起「老車站返鄉」及「懷念老車站,轉來新北投」等活動,呼籲遷建、重組新北投火車站於故鄉。

經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多年與台灣民俗村多年的協商,終於獲得民俗村同意,捐回新北投火車站給台北市政府,於二○一四年整個車站拆除、編號,運回新北投。

然而時空的轉變,已讓新北投車站難以於原址恢復了。再加上選新址的考量,讓車站重組工程延宕,拆除下來的木料,不免因日曬雨淋有所損壞;後來,選妥鄰近原址的七星公園重建時,不免使用了新的木料,也因新址的地形,使車站的造型設計上稍有變化。這就是文資保護人士不滿的地方,也是所謂只是「樣品屋」指責的由來。

的確,新的火車站不在原址及無法完整使用原材料或呈現原設計,都是新北投火車站被批評的缺失。但如果我們以另一個眼光來看,新北投車站的重建,主要目的應是在彰顯建築與當地人文、歷史的淵源,如果能讓民眾知道這個車站是現在北淡線甚至是台北市僅存的百年車站,知道新北投過去的一段歲月足跡,若能有這個歷史教育功能,也就足夠了。

我們想想日本人民心靈的故鄉,一生一定要去參拜一次的兩千年古蹟──伊勢神宮好了,自西元六○九年起,每二十年舉行「式年遷宮」,就是拆掉原來的內、外宮,在原址附近重建一次;此時,該換新的木料就換新,原址的地基也不致因年久而有塌陷之慮。這樣拆拆建建,到二○一三年,已經過六十二次的「式年遷宮」了;如今,我們看到的伊勢神宮就是一座簡樸卻永遠清新的宮殿,可是卻不減少它為日本偉大古蹟的地位,民眾感念的是它的歷史精神。

國內許多古蹟維護法規或許過於僵化,連修個牆壁或窗戶都得層層上報;文資保護團體或許如部分環保團體的眼光一樣過於苛刻,以致古蹟的維護、設計、整修上多所延宕或受阻。但看看我們一些古蹟,如四四南村、台南孔廟園區等,強調復舊如舊的結果,常遲緩了修復,任憑環境破敗、髒亂不堪,反讓年輕人不太願意去接近,失去了古蹟的歷史教育意義了。

或許,新北投火車站的重建,可以給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