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我望己】蘭陽,彼時此刻

文╱田運良 |2018.01.18
1334觀看次
字級

文╱田運良

立於此,面前橫列整幢三合院的大厝,ㄇ字型磚瓦建築環著前廣場,正廳兩側各三廂房均室亮窗明,屋後古井猶活水泉湧,內外走訪一巡,全景清幽、恬靜、古樸氛圍彷若置身時光隧道。尋幽訪勝之處:吳沙故居,就座落在台灣東北角、蘭陽平原上、水圳邊、田畦旁,歷史在此留下風雨知交、壯懷糾纏之彼時此刻的故事遺跡。

立於此,史的來往溯返間,開蘭先驅吳沙,就勇擋在最上游、最前鋒。「彼時」一七八七年,他自組拓墾墾號,往宜蘭平原之蛤仔難(亦稱甲子蘭,後稱噶瑪蘭,今宜蘭縣)與三貂嶺下的三角地帶試開發,是為當地拓墾之初始;一七九六年,號召糾集漳、泉、粵三籍之千餘鄉勇、遊民、通譯等,乘船登陸攻占烏石港,築土圍(即頭圍,今頭城)為據點,但後遭到原住民抗禦反擊,械鬥激烈致死傷慘重而挫敗退守。不過吳沙愈挫愈勇,隔年再率眾穿山越嶺入墾宜蘭,直抵冬山河流域噶瑪蘭族聚落,安撫、懷柔、恩濟、藥療等仁德感化之策並進,終獲番族信任,遂埋石設誓、屯丁墾田而奠定開蘭之基。

立於此,「此刻」吳沙後裔子孫就在四城老址上定居安墾、落戶歸根,永續傳代。舉足跨入室,故居正廳尊供著吳沙像,定身站在面前,他我四目相對凝視,我試圖在炯炯裡揣摩那分莊嚴、模倣那分豪情、重塑那分雄圖,並期望循著闢拓的血路重走披荊斬棘之逆途,對映兩側楹聯所云「真誠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的始祖真義。一人、一家、一族之歷史洪流,在此湧出旁支,即使涓涓點滴匯聚,終就漫漶如此流域龐闊而滂沱澎湃的蘭陽近代。

立於此,遠在「彼時」一七七三年,吳沙便渡海來台,自淡水上岸落腳,後遷居雞籠(今基隆市),因經商之便,轉到蛤仔難交界的三貂社(今澳底一帶)作為基地,養息蓄力以伺機入蘭,想必當年肅殺氣息正濃重地瀰漫著整個東北角。而「此刻」海風颯颯灌進河口的貢寮三貂角一隅,臨著排水大圳、石碇溪步道、柏油產業道路,他入蘭啟程之處就在此、他長眠墓埋之所隱於旁。

立於此,墳塚座位背山面水,朝向正東南,呈二曲半規模,形制簡潔、龐座莊嚴。特意排定校外參訪行程,領著學生遠赴此地探究,就站在墓碑墳前,合十說明來意,湊近身,端詳考究著銘刻之字,碑額題「開蘭吳沙」,中題「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墳墓」,左右鐫有「金浦」,兩側碑肩浮雕夔龍一對,右書修建年代「光緒甲申秋修 昭和辛未再修」、左刻「二大房子孫 立」。我登上高處,左俯視芒茵披覆的墓園全境,右眺望溪水滔滔奔入海,強風迎面襲身,想像著當年揭竿群起入蘭的雄心眾志、旦旦宣示著開疆闢土將出發開拔是如何熱血,我心緊緊跟著,彷若隨行吳沙凜凜威豪地開創拓墾大計……



立於此,鋪開宜蘭地圖與噶瑪蘭廳地輿全圖,新舊並陳、前後對照,與學生共同逐一比對著時空移挪的寬窄長短遠近。「宜蘭文化與文學」課程長達十八周的各個視角,既是教時代盛景,也是學今昔深義,既教也學著開蘭壯舉的即時當下、千秋萬世,然而教與學間明明是文史紀實,卻又在這實裡透進虛來,那實,是我們所清楚認知的炎黃血脈系譜,那虛,才是闖進福爾摩莎故事的旋轉門入口,足以讓我們側身穿越而往更前、更深遠處巡去。

立於此,在這山嶺河海間、在這阡陌綠野中、在這古厝埕場上,從圖文、音聲、影像、展板中,乃至故居布置、史料蒐列、文物陳展、碑銘印璽、導覽圖錄等歷史線索,我們試圖拉開一條縫隙,窺看蘭陽平原裡內藏的庶民紋理、常俗脈絡,以及鋪陳的異地與故鄉、母體與遊子、彼時與此刻之情感牽扯。我們都知曉,每一次的文史書寫、每一次的記錄/紀實均是記憶與現實的剪綴拼織、對照互補,我們都在企求,某一瞬能在島嶼東北的某個角落被看見、被聽到、被嘹亮朗誦著,一如開蘭吳沙。

立於此,以筆之書寫、以鏡頭之景向「彼時」揮舞招呼,手勢看似迎迓,心底實則挽留,我們橫臂阻攔、留駐「此刻」而可以細細慢慢品閱研讀,縱使指縫透滲漏失的時間流沙,包裹著光陰中每一瞬間的發生,但所有一字一圖、一聲一影的刻畫描摹,都極想將已然被時光帶走的統統都留下,讓我們好好彙整收藏典存。

立於此,與吳沙遙隔著數百年時光,我們長久對望著,人與山海、光與歷史、愛與冀望、夢與未來……隔開歷史距離,以記憶來存取蘭陽的彼時此刻。



立於此,「宜蘭文化與文學」課程講台上,教室不大,歷史亙遠。當初為此備課策劃時屢多猶豫斟酌,一直覺得是在淘洗、篩撿「彼時」流傳至今的吉光片羽,更像在尋找、覓蒐「彼時」持繼至今的浮光掠影,有些三心二意、有些徬徨躊躇。而「此刻」,我思想,我看見,我聽到,我聞、我嗅、我嘗、我觸,甚至我跋涉、我抵達,盡可能將在這座蘭陽平原上、四城社區間的尋常行步漫遊,走成洪荒未啟之地的探險,得以從現場裡尋索、打撈、捉捕某些獨家視角及特殊新象,來撐持築建對蘭陽/噶瑪蘭記錄之行旅的必要。

立於此,我穿越眾群指認您吳沙,從千萬人之中,標註您是蘭陽文史之亮點、天涯海角之分野、鄉里氏族之典範,彼時是、此刻是、未來也是。然記錄/紀實總將暫告段落,縱然筆還沒寫完書盡、史未定顛沛太平,還好句點終章並非結局,因為所有輝煌的後來,仍會在這蘭陽平原上持續搬演著……

立於此,幸虧有您,謝謝您,在蘭陽之彼時此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