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修煉學 盡心盡力,知足自在

文/葉光輝 |2018.01.17
1048觀看次
字級

文/葉光輝

近年來,焦慮症與憂鬱症的人數與比例愈來愈高。除了因為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愈來愈大以外,價值多元化以及社會變遷速度太快,都被疑為是致病的元兇。一旦工作或生活負擔超載,心理運作很容易就會逐漸偏離正軌。

心理學家很早就注意到,當社會環境變遷速度太快時,會造成人們對所處環境及人際互動的疏離感。由於疏離感是一種負面感受,自然會想消除它;然而若沒有採取適當方式因應,長時間累積下來,便會造成心理或精神障礙,最後導致不良後果。

例如,有人為了滿足消費享樂的欲望與虛榮心,採取不當或極端的手段來獲取財物,最後沉迷於物欲的競逐遊戲中;有人因一再失敗而逃避現實,最後耽溺於網路,藉由感官刺激或冒險活動來麻痺自己;也有人為了細故與人發生口角,進而衝動殺人,只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凡此種種,皆肇因於個人無法掌控環境現況、對未來感到迷惘、對他人行為感到不確定的疏離感受,所採取的偏差因應行為。

如果疏離感是現代人無可避免的,那身處在現代社會,應該如何自處,才能讓它的傷害降到最低呢?此處的建議是:「盡心盡力,知足自在」。

當所處社會的價值變遷速度超過多數人所能負擔時,從時間的縱深角度思考,這些都是表層的、一時的價值判準,所以會不斷地替換更迭,但終究禁不起時間考驗,必會過時淘汰;再從有限生命所能完成的、有意義的人生目標來看,這些表層的、一時的價值標的,也都不會是快樂的根源。

快樂的真諦,不在於是否擁有任何有形的物質,而在於是否懂得體會與珍惜當下的生活感受,使自己過得「知足自在」。換言之,過得忙閒、好壞、富貧,都可以自由自在。讓自己知足自在的關鍵,不在於追求效率與成就,而是在於是否「盡心盡力」。

凡事盡心盡力,因為確實努力過了,過程中已對自己的付出做過一番檢視,對自己也有所交代了,因此對於結果的得失、成敗、好壞,自然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了。而此時,知足自在的力道自會顯現出來,可讓人坦然面對外在世俗的成敗與評價,如此,便不會產生疏離感,自然也不致衍生出心理上的困擾。畢竟,英雄比氣長,不是比一時。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與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