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精神極地巧遇BBC

文與圖╲陳維滄 |2018.01.07
1824觀看次
字級
寶貝熊出現來探BBC的班。圖╲陳維滄
BBC攝影小組Sophia使用的專業相機比我的重5、6倍。圖╲陳維滄
找到熊之後,還得保持50公尺以外的安全距離拍攝。圖╲陳維滄

文╲陳維滄

我的北極行有個額外的收穫,就是巧遇了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攝影小組的Sophia和她的搭檔,見識到既敬業又專注的工作態度。

她們通常三個人一組或是四個人一組,其中必有一人荷槍實彈以保護小組成員的安全。無論風雪多麼狂暴,總能看到他們不眠不休、輪流守候的身影,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有一天晚餐後,BBC攝影組的Sophia跟我們分享他們此行的企畫案,暫時定名為「倖存者」(Survival),記錄不同動物在不同環境下如何生活,包括北極白狐狸如何亦步亦趨跟在北極熊身後求生存。

Sophia使用的專業相機器材比我們一般用的重了五、六倍,要兩人一組才揹得動。他們為了拍攝北極狐生態而來,已經在木屋定點駐紮,苦守了三個星期。我們託BBC的福,七天有三天跟隨其後。BBC一直想拍白狐卻苦無所獲,只能拍到紅狐,另外寶貝熊這隻不速之客倒是經常探班BBC,雖然寶貝熊可愛溫馴,但BBC仍保持警戒。正如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樣,BBC專注守候北極熊和白狐,我卻拍下了BBC的一舉一動,也祝福他們能順利拍到北極狐。

北極熊生存環境的險峻,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追溯至國家地理頻道與派拉蒙影業合作的《極地熊寶貝》(Arctic Tale)。這是雙方繼《企鵝寶貝》與《不願面對的真相》之後,投注十五年漫長時間,追蹤拍攝的珍貴紀錄片,記錄北極熊「拿努」與牠的兄弟,相繼誕生冒出洞穴,一路跟隨母熊懵懵懂懂地認識環境,學習生存技巧。沒想到,受全球暖化的影響,牠們賴以維生的冰層家園變薄,一點一滴消融於大海之中,古老的討海生活技能面臨嚴峻考驗,加上一連串的劫難接踵而至,包括途中母熊遇到公熊,深怕公熊饑不擇食,生吞小熊,只好慌慌張張,帶著兩隻小熊,繞路逃命。

影片中母熊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孕育的小熊在暴風雪裡,飢寒交迫,垂死掙扎,眼神既無奈又無助。接著,牠再也無力撫養風暴中倖存下來的拿努,必須狠心趕走最疼愛的拿努,讓牠自力更生,只見母熊孤伶伶地向前踽踽獨行,偶而回首看著不知去向的拿努,而拿努則跌跌撞撞地展開一段艱辛的生存之旅,旅程中餓到不行,見一頭公熊正在享用獵食而來的戰利品,拿努鼓起勇氣討吃。剛開始公熊劃清界限,不准牠越雷池一步,拿努幾度搖尾乞憐,公熊總算軟化,同意他分享殘食,也才保住了小命。

難忘影片中母熊無奈的眼神,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孕育的小熊垂死掙扎;接著,暴風雪中,倖存下來的拿努也不知去向。

考驗耐力的追蹤攝影

在極地進行「追蹤攝影」是件千辛萬苦的事。由領隊帶軍,一路尋尋覓覓,從雪地上尋找熊的腳印足跡,循著腳印的方向,找到熊的蹤跡。不過,行走過程,不但得扛腳架、拿重重的長鏡頭相機,還得穿著防雪的長筒靴子,在攝氏零下四十度的狀態下,舉步維艱不說,跌跌撞撞,一個不小心就容易滑倒。

況且還未必能心想事成,圓滿順利。因為天氣時好時壞,雖說凡走過就會留下痕跡,但有時風一吹,熊的足跡就如同船過了無痕一樣,雪印瞬間消逝得無影無蹤,這時就得靠巡防員騎乘雪上機車,四處搜尋熊跡,他們有時也可能繞騎一圈之後依舊徒勞無功。

當然極地攝影,「運氣」也是至關緊要,有些珍貴的瞬間畫面,可遇不可求。

華山1914文創園區曾經展出《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七十年大展》,其中《洛杉磯時報》攝影記者洛琳.柯爾(Crolyn Cole)以拍攝賴比瑞亞內戰得獎,她說:「傑出攝影者必須具備耐心、毅力、好奇心,以及和對世界的關懷。」所言深獲我心。在極地拍攝,我想還得加上「耐寒」,我們在極地攝影,有時從早到晚都得忍受酷寒,更多的時候背負重重的器材,一趟就是四個小時。

為了追蹤北極熊孕育幼熊的鏡頭,挺進廣袤無垠的雪地。運氣好時,也許拍到小熊出洞,也許拍到母熊帶小熊往海岸捕食海豹的身影;運氣不好時,也許暴風雪太強,熊媽媽不肯出洞,一整天全無所獲,也不意外。

因此,在極地除了「追蹤攝影」之外,另一種方式就是「定點攝影」。

BBC除了出去外拍之外,平時也會駐紮於北極熊前往海灣的必經路線,定點守株待兔,等候北極熊自動入鏡。

我們隊員當中也有些較不愛冒險的攝影者,風大雪大時,寧可待在營地,或站上營地的陽台,拍攝不斷穿梭於凍原的極地生靈。這些在極地生存的頑強生靈包括北極狐、紅狐、貂、北極兔、北極狼、狼獾等動物,有時不必請牠們上門,牠們就會自動跑來營地「朝聖」了!

「定點攝影」雖然也能夠「請君入甕」,但是受限於空間,只能拍到尋常畫面,真正想要拍到極地動物的真實生活面貌,了解牠們的一舉一動、真正習性,只有身歷其境的「追蹤攝影」,才能無縫接軌,忠實呈現。畢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極地攝影的鐵則和人生的道理一樣:一分努力一分收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如果仔細探究,天寒地凍的北極其實暗藏豐富生態,除了這些陸上頑強生靈外,另有海上的海象、海豹、角鯨等等,一派生機盎然,這裡簡直像是動物的中央車站一樣,熱鬧非凡。

(摘自《看見真實的北極:不老探險家帶你與北極熊相遇》,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陳維滄

奮鬥多年,事業有成後,50歲從商場急流勇退,先後成立兩個基金會,發揚安祥禪、推廣樂教,促進兩岸文化交流;60歲為挑戰自我,到尼泊爾4,150公尺高山健行,從此展開極境之旅;70歲在南極跳進攝氏零下5度冰冷海水裡慶生;80歲壯遊之心不減,毅然前進衣索比亞、伊朗。攝影行旅30多年來,堪稱極地達人;曾二赴希臘,三往雲南痲瘋村,四探南極、非洲,六訪北極,七入印度、西藏、新疆等地。大自然示現無盡壯美,卻也給他最嚴苛試煉──冷熱兩極的氣溫、煙塵漫天的沙暴、足以致命的高山症。這些辛苦沒讓他退卻,反倒愈戰愈勇,進一步關心環保,目前擔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總顧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