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或正進行 你我的分貝人生

文/Triple |2017.12.21
1200觀看次
字級
張艾嘉在《分貝人生》中飾演罹患精神病的媽媽(圖)。圖/鼓得電影提供
《分貝人生》描繪底層社會十分寫實(圖)。圖/鼓得電影提供
陳季霞在《順雲》飾演壓抑女兒的韓順雲。 圖/鼓得電影提供

文/Triple

前陣子閣揆賴清德「長期照護員應忍受低薪做功德」一說,引來眾怒,只因長照從來不如想像中容易,照顧有血緣的家人就已是極大挑戰,更別論照顧非親非故的病人,加以台灣照護員缺工嚴重,一人得面對好幾個病人,過勞的身心壓力豈能當作做功德。有鑑於說出此話者,肯定沒有切身經歷,近期正好有兩部電影談的主題和長照有關,能一窺長照家庭的辛酸,或也能提供有類似「功德說觀念」的人一些反思。

其一是由金鐘獎編劇溫郁芳、導演王明台操刀的《順雲》,另一則是張艾嘉主演、陳勝吉執導的馬來西亞電影《分貝人生》。論主題,前者談得明確,但關於照顧者幽微的情緒和矛盾,《分貝人生》的細膩度卻略勝一籌。

其實,撇開耐心和毅力,經濟,是長照裡的另一難關。《順雲》中,被照顧的老媽媽雖性格暴烈無理,但因主角韓順雲本身在大學任教,收入屬於中產階級,經濟上雖稱不上富裕,生活開支至少無虞。但《分貝人生》卻如片名中的「分」與「貝」兩字合體:「貧」,一家三口只能靠年輕的男主角打零工養家,工作不穩定的他,甚至得靠偷零件轉賣來賺取溫飽,面對張艾嘉飾演的精神病媽媽,自是更難消受。

但長照裡最困難的部分,仍屬那不見天日的絕望感,面對漫漫照護路,身處其外的人永遠不懂其內的人多痛苦。關上門來,那些崩潰和淚水、絕望和失望,都只有當事者才懂。

《順雲》中,女主角已入中年卻未嫁,隻身照看哥哥棄之不顧、長期臥床的老媽媽,準備三餐、把屎把尿是基本,不時得忍受媽媽惡毒的數落和抱怨,半夜還得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如媽媽嫌門外的貓吵,她就得做貓食出外安撫。媽媽嫌這菜吃不慣轉眼就倒掉,她只能研究如何做才能讓媽媽願意吃。尿布隨換隨濕,洗不去的除了尿騷味,還有心裡的疲憊。

身心長期處於緊繃,久而久之長照者身上自然也出現了慢性的憂鬱病癥。

你問,既然收入不錯,為何不請外傭或看護幫忙?但多數老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原本難以放下的自尊又會更放大。如《順雲》中的老媽媽性格古怪,因不想承認自己已到了便溺失禁的年紀,單是穿個尿布就像要她的命,為了穿尿布,母女動輒起衝突,更別論要老媽媽接受毫無血緣的外人照顧,不少家庭就因此被困在只能自己面對的愁雲慘霧裡。沒有發洩的出口、沒有解決的一天,終只能將自己折磨至死。

可惜的是,《順雲》裡表現的情緒盡是壓抑,太過單一。事實上,長照過程裡有太多足以被探討的矛盾情緒,即照顧者對於被照顧者,總有個反覆的情緒輪迴,有怨恨被照顧者讓自己陷入這般境地的情緒,同時也有對產生這種怨恨感到的愧疚感,偶爾則會有達成被照顧者要求的成就感。生活磨人,卻非完全暗無天日,但也因偶爾出現的希望,讓隨後的失望變得更巨大。這些極度幽微的情緒轉變,《順雲》裡卻少了著墨,反倒是《分貝人生》,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緒表現出來。

《分貝人生》是導演陳勝吉的第一部長片,開拍前,就拿下2014年金馬創投百萬首獎,隨後他和同為馬來西亞裔的好友重寫劇本,加入更多馬來西亞當地社會的底氣,包括那些低收入族群實際的生活樣貌,更多了寫實感。

在片中張艾嘉飾演的媽媽罹患精神病,男主角擔起家中經濟重擔,還要身兼母職照顧六歲妹妹。開場兄妹倆躲在廁所等偷水的畫面,讓兄妹情誼與經濟困境合為一體。

只是,一個偷車的夜晚,坐在男主角後座的妹妹,卻因車禍驟逝,要將妹妹遺體從醫院裡領出,需要出生證明,精神病媽媽拿不出來,男主角只能四處奔走籌錢,請人做假的出生證明。壓力滿點之餘,回到家,還得面對痛失愛女後變得更加瘋狂的媽媽,長期照顧的情緒終讓男主角爆發,忍不住對媽媽施以肢體暴力,甚至綑綁起來。

媽媽從聲淚俱下到喪志地癱倒在床上,直至兒子心生愧疚買媽媽最愛的炒米粉回家,媽媽仍是不吭一聲,兒子這才哭著抱住媽媽道了歉。在這樣的環境裡,誰都不想成為誰的累贅,卻也無法說放手就放手。如此糾結複雜的情緒,才是整個長照過程裡最揪心的重點。《分貝人生》用自己的方式寫實傳達出來,也讓實際經歷過的觀眾更有感。

但這樣的生活真的永遠無望嗎?電影最後還是給了那麼點光亮。母子兩人,坐在偷來的車上,窗外下起了雨,但至少我們在一起。再怎麼糟,天亮了、雨停後,都還能重新再開始。或許真的是這樣: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