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之旅 在耶路撒冷遇見金門

文/黃慧敏 |2017.11.26
2824觀看次
字級
聖殿山的清真寺。 攝影/黃慧敏
哭牆,數以千計的猶太人和從世界各地而來的猶太教徒、基督徒在此讀經禱告。 攝影/黃慧敏
耶路撒冷的一座城門─金門。 攝影/黃慧敏

文/黃慧敏

耶路撒冷─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永恆的聖城」,一輩子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身為基督徒的我,原以為退休後才能實踐的夢想,竟在今年提前圓夢,這趟聖地之行跨越以色列、約旦和埃及三個國家。

跟著教會牧師、傳道人和弟兄姐妹,大夥抵達魂牽夢縈的耶路撒冷,來到沒有聖殿的「聖殿山」。這裡原是亞伯拉罕向上帝獻上獨生子以撒的地方,第一及第二聖殿都在此建造,但現在上面有兩座伊斯蘭教清真寺,禁止猶太人進入。

西牆,又名「哭牆」,是猶太人認為最接近聖殿和約櫃的地方。有人認為,哭牆是個很「宗教」的地方,以為有敬虔的外表就可以得救。松慕強牧師說,在耶路撒冷禱告並不會比在任何地方禱告「靈驗」,因為我們的神是個「靈」,祂無所不在,只要用誠實和心靈禱告敬拜,祂都會垂聽。

而基督徒之所以渴望來朝聖,無非是耶路撒冷、伯利恆、加利利或拿撒勒這些地方,信徒耳熟能詳,與耶穌有著密切關係。行走其間,仿佛置身公元一世紀,與耶穌同行,踩著祂走過的路徑、貼近祂的心跳。

現在大家看到的耶路撒冷城牆,是十六世紀土耳其蘇萊曼大帝所重建;它有八座古城門,大馬士革門、糞廠門在聖經裡曾有記載,但與台灣「金門」同名的城門,一般基督徒可能有些陌生。

但來自金門的我,對耶路撒冷的「金門」格外有感覺。這是座雙拱城門,城門的一邊稱為「恩典門」、另一邊叫「悔改門」,是伊斯蘭教徒在七世紀時重建。

聖經雖未明白寫到「金門」兩字,但根據舊約《以西結書》,直到末日彌賽亞來臨時,城門才會重新打開,彌賽亞會從金門進入聖殿山,施行審判。

有人說,如果把地球攤開成平面,耶路撒冷的金門和台灣的金門位在同一區塊。原來,「金門」與基督教有這麼美麗又深層的連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