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15)

星雲大師 |2017.11.21
2327觀看次
字級
深秋時節,大陸北方處處可見金黃銀杏美景。圖為民眾於北京的千年古寺潭柘寺觀賞千年銀杏樹。圖/新華社

佛門聯語15

山河增天色
日月放光明

山看雲變化
我悟心無窮

天上一輪月
人間萬古情

不雨花猶落
無風絮自飛


生活美學
文/星雲大師

人,要生活,就離不開衣食住行、行住坐臥。
你看,有的人身著綾羅綢緞,卻自慚形穢,因為他沒有內在的美感!也有的人,粗衣布服,自覺心安理得,因為人格高尚,具有內心的美感也!
有的人,花園別墅,只覺天地窄小,因為他沒有感受生活之美!有的人蝸居一角,自覺天地寬廣,體會出逍遙自在的快樂,因為他有生活的美感!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因為陶淵明能「不為五斗米折腰」,因此不會「心為形役」,這就是生活的美感。
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因為顏回懂得生活的藝術,故能終生不為外物所累。
甚至古往今來,多少的巨賈富商、高官厚爵,他們歸隱田園,是為了追尋生活之美;但也有人從軍報國,從政為民,汲汲乎,也是想要追尋人生的奉獻之美。
淨土宗的「七寶行樹、八功德水、亭台樓閣」,固然是彌陀生活之美感;地獄的「刀山劍樹、油鍋深坑」,也是地藏王的追求生活之美學也!
高峰禪師窩居樹上,人憐其衣食無著、身形垢穢。禪師說:「我雖然沒有剃髮,但我身心已經清淨;我雖然沒有華衣美服,但以人格來莊嚴;我雖然沒有山珍海味,但以松實雨露為瓊漿玉液;甚至山河大地、野獸鳥雀,都是我的朋友!」這就是懂得生活的美學。
趙州八十猶行腳,他是為了尋找美的境界、美的道理;達摩面壁九年,也是為了找尋心內之美。有的禪師悟道了,有鳥雀獻果、獅虎朝拜,此皆因為獲得生活之美,故而萬物皆來相聚共享。
美,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感受。美的心靈,是吾人最珍貴的資產;當你的心中有了美的感動,生活中,自然無處不真,無處不善,無處不美!

──摘自《迷悟之間》第二冊 p.58


【生活佛法】

●我們的生活所需,是從物質的吃飯、穿衣、居住,再到精神上的音樂、讀書、情愛、思想自由,以及藝術上的繪畫、布置、情調,最後是宗教生活的修行、心靈淨化、人性提升等不同境界。

●人生不必只追求享樂、富有;人生不要做金錢的奴隸,應該增加生活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味。例如住家環境的整潔美化,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提升,因此,每日勤於打掃庭院,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舒適,院中亦可蒔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意趣。乃至偶爾與三五好友到郊外遊山玩水,也會提升生活的品味。尤其能把自我融入工作或大自然之中,如花朵般給人歡喜,如山水般給人欣賞,如橋梁般供人溝通,如樹蔭般讓人乘涼,如甘泉般解人飢渴;能夠自我創造生命的價值,這才是吾人所應該追求的生活品味。

●生活的美德在提升性靈。生活要講究藝術,講究美德,培養高尚的情操,擁有真善美。在生活裡,我們使用善美的語言,表現真誠的行為,養成淨化的思想。這些美德,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性靈,超越品格。

●生活的意義在圓滿生命。生活的意義不完全是為自己,古德云:「和羹之美,在於合異;上下之益,在能相濟。」和諧才能互利,和諧才能平安。生活的意義,在於讓我們的家人、親人活得歡喜、有價值;讓我們所居住的社會世間和平美好。所以生活的意義,是在創造生命,創造社會的生命、國家的生命、大眾的生命。

●道不在奇異,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實的表現。只因我們捨本逐末,以為不怪異神奇就不是道,其實佛法就在「飢時吃飯,倦時睡覺」的日常生活裡。求法要處處用心,把佛法與生活融和在一起,表現我們心性中最純淨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生活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