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高職畢業生升學談起

 |2017.11.20
1963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統計處日前發布一○五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亦即高級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十萬三千三百九十八人。較上年度減少八千三百七十五人,占百分之八點一、一○五學年度全體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生總數的百分之四一點三;雖較民國八十年代之逐年升高、占比幾達百分之五五為低;人數雖較少,占比已微升。

高工校長憂心,技職升學新制擬加重國英數的比重,相對忽視技職生的學校實作技能,高職學生進入科大後反受挫折,技職教育的考招制度改來改去,讓高職生淪為弱勢中的弱勢。

由於經濟逐漸發展,需才孔急,各級職業學校畢業生,幾全部投入勞動市場;且因負有專才,勤苦耐勞,,為生產事業樂於雇用。因這些人才之進入生產事業,而使生產事業日趨發達;亦因生產事業之發達,職校畢業生亦有發展機會。許多人因而成為台灣經濟奇蹟的締造者,遊走全球的黑手企業家。

過去國際上許多開發中國家學者,多將台灣生產事業之發達,經濟發展之奇蹟歸功於台灣有精良之技術人才。過去被德國學者常舉為例的,有台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與高雄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早期的高職畢業生由於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繼續進入高等學府者甚少;民國七十年代高職占高級中學校比率最高的階段,高職畢業生的升學率也只在百分之二上下。至於高中,因以升學為主,民國八十一年高中升學率為百分之五十九點二,較高職高百分之四十五點四。以後逐年縮小差距,一○一年高中升學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七較高職的百分之八十三點已縮小至百分之十一點二。

近年因高教校數未減,招生不易,有升學意願者可以各種方式入學。少數職業學校有特殊類科,因其所學技術為企業歡迎,加上高等教育畢業生就業不易,高職畢業之升學率稍見下降,至一○五年為百分之七十九點三,與高中畢業生升學率差距稍拉至百分之十六點五。

高職畢業生升學率變動,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並非單以欲獲得高等學府文憑所可解釋。如人民之經濟情況改進,所得增加,子女數減少,較有能力供給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學府增加,高職升專科,專科改大學,更擴增碩、博士名額,亦使欲升學者較易進入;加上同儕效果的仿效作用亦提高升學率。

除國人重視學歷、文憑等原因外,現代社會變遷迅速,國際化、全球化、專業化,科技發展、跨國企業,其所需用之人才亦與以前不同。許多新興產業職位所需之能力亦非僅高中或高職程度者所能勝任。這也是高等學府之所以培養更多大學生或碩士、博士的原因。

本報前曾以教育性失業為題,論及受教育年限愈長,失業率愈高問題。推其所以形成之原因當不出以下數端。一是學校數、容量,未考慮生源之供應;二是所設類科與社會需要不符,為社會所不需;三是課程內容或技術水準,無法滿足雇主需要。四是畢業僅以自己的學歷為準,而缺少應與學歷符合之真知識、真技能。五是就業市場是競爭性的場所,非依其規則、規律,競競業業者即被淘汰。高等學府畢業生應改變傳統就業觀念,如行業、職業選擇;要將受教育本身與職位高低,所得多寡分開。

政府應檢討各級學校類科比例、校數、容量,如何使知識內容、技術水準與社會需要配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