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門聯語】(13)

文/星雲大師 |2017.11.17
4389觀看次
字級
什麼叫善緣呢?他不認識路,我幫助他,帶領他走上前途目標,這就是結善緣;他需要你幫他講一句好話,只要無害於別人,一句好話跟他結個善緣,何樂而不為呢?圖/阿虫繪
大師常提到,佛教最高的管理學是因果,可否為我們做進一步說明? 圖/阿虫繪

佛門聯語  13

今日人間有善緣
當年佛前種福田

天地仁心圓似月
慈悲愛物暖如春

自有一双慈悲手
願作世間喜捨人

到處皆是吉祥地
隨時可結歡喜緣

善緣好運
文/星雲大師

有人遇到了困難,求助於我,我想跟他結個善緣。
什麼叫善緣呢?他不認識路,我幫助他,帶領他走上前途目標,這就是結善緣;他需要你幫他講一句好話,只要無害於別人,一句好話跟他結個善緣,何樂而不為呢?
善緣和好運二者,都是人所需要的。有的人歡喜結善緣,雖然他施恩並不望報,可是好運還是不斷的來;有的人並沒有廣結善緣,好運也斷然不會來找他。結善緣的人,永遠都結善緣,善緣不斷;不結善緣的人,終止善緣,善緣隨時會斷。所以善緣是好運之因,好運是善緣之果。再好的良田,如果不播種,它也不能生長;再好的因緣,若是給得不當,就如把好的種子播在荊棘叢中,它也不能如你所望。
有一些人家的子弟,天賦異秉,可惜就是缺少因緣幫他成就,沒有善緣提拔他,最後辜負了聰明才智。有的人看起來平庸無能,但是善緣好運一直來找他,真是心想事成,這都是往昔因中,他培養了廣大的福德因緣還沒有用完。
明太祖朱洪武只不過是皇覺寺的沙彌,他能開創明朝,登基為帝,劉基、胡惟庸、藍玉等文武將相,蜂擁而至。漢高祖劉邦也只是一個小小亭長,時運一來,他能打敗項羽,自立為王,張良、蕭何、韓信,聚集天下英才為他所用,真是好運。
善緣好運,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因緣果報的意思,春時不下種,秋冬哪裡有收成?當然,我們也不必做了任何一點善緣好事,就馬上希望獲得回報。有時候春天播種,秋天就能收成;有時候今年播種,明年收成;有時候今年播種,多年以後才有收成。善緣好運必定有其因果關係,只是時間長短,難以逆料。今天說你一句好話,給你一點善緣,幫你解決一點困難,就是種下了好因,待緣成熟,必有果報。
有一個大戶長者生性吝嗇,寺院裡的老和尚怎麼跟他勸募化緣,他都不肯布施。老和尚看到他家水溝裡常常流出剩飯米粒,就淘起來晒乾貯存,留作餘糧。老和尚撈米時,僕人告訴富翁,富翁回答:他也很可憐,隨他去吧!多年後,一場大火燒掉了富翁所有的家當,一下子由富變窮,偏偏又遇到荒年,大家都很窮苦,富翁連一碗飯都討不著,後來討到了寺院,老和尚見了他,立刻盛出一大碗香噴噴的白米飯給他吃。富翁接過飯後,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並再三感謝不已。老和尚說:「你不必謝我,這又不是我的,本來就是你的。」老和尚於是道出前因後果,富翁聽了慚悔交加,當場痛哭流涕起來。
因果之間是相互的關係,有時候因中有果,有時候果中有因。總之,「善緣好運」就是好因好果的關係;欲得好運,就從廣結善緣開始吧!


──摘自《迷悟之間》第七冊 P.255




【佛教問題】


大師常提到,佛教最高的管理學是因果,可否為我們做進一步說明?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事實上,法律仍有漏洞,有時還會受到人情左右,未必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世間真正的公平是「因果」,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能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獲得寬貸或殊遇。唯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業報如影隨形,誰也逃不了;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學。
因果,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處、信仰、道德、健康、經濟等,都各有其因果關係。譬如肚子餓了,吃飯就能解饑,吃飯是因,腹飽就是果;一個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賺了很多錢,努力是因,賺錢就是果。凡事有因有緣才有結果,有的人不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發生困難,遭遇挫折,不去檢討原因,只在果報上計較,於是怨天尤人,忿恨不平。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出巡,來到鄉下,正是又熱又渴時,一位農夫盛情的奉上一杯茶水,明太祖如飲瓊漿,回京後,馬上差人到農夫家,封了一個官銜給他。一位落第秀才得知,心中不平,於是在廟前題字道:「十年寒窗苦,不及一杯茶。」數年後,朱元璋再度出巡該地,見到此句,知道原委,於是在旁邊加了兩行字:「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人世間很多事,乍看是不公平的,如強弱、貴賤、貧富、智愚、美醜……,很難有一定的準則;這也是有漏世間的現象之一。〈因果十來偈〉寫道:「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驕慢中來;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由此偈語可以知道,人間的貧富貴賤、生命的長壽夭亡、容貌的端正醜陋,都是有因有果,並非憑空碰運氣而來,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縱,而是取決於自己行為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懂得「因果」法則,明白行為能決定自己的幸與不幸,就會謹言慎行,行善積德,廣結善緣,而對於過去的不幸,也會不斷的努力改進,使它轉變為幸福;如此的自我管理,不就是最究竟、最上乘的管理法嗎?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 ,〈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