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師一夕爆紅

杜晴惠 |2017.11.05
1738觀看次
字級
《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片讓北京故宮的多位文物修復師爆紅,其中,五十五歲的鐘表修復師王津氣質儒雅睿智,被大陸年輕網友稱為「故宮男神」(見圖)。圖/資料照片
2013年,當時擔任故宮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館員的王津,針對「清代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鍾」局部損傷情況進行說明。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杜晴惠

《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片讓北京故宮的多位文物修復師爆紅,其中,五十五歲的鐘表修復師王津氣質儒雅睿智,被大陸年輕網友稱為「故宮男神」(見下圖)。

從一九七七年進入北京故宮,至今已服務四十年的王津在一場講座上說,當時故宮鐘表修復室人才緊缺,他被分來當學徒,陰錯陽差成了故宮修復古鐘表第二代傳人馬玉良的徒弟。如今,王津早已繼承師傅的技藝,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鐘表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

王津說,清代順治、康熙和乾隆三位皇帝酷愛收藏鐘表,目前北京故宮藏有來自中國、瑞士、英國等國的鐘表精品。文物鐘表的修復一直遵循著「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故宮鐘表修復技藝以口傳身教延續了三百多年。「故宮現藏有鐘表一千五百多件,很多都是精品、孤品,不管花多大力氣也要把它修好。」

由於《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收視火爆,讓王津始料未及。原本幾十年安安靜靜工作的他,現在走在街上常被人認出要簽名、要合影,還要接待一波又一波採訪的媒體。對此,王津保持著一貫的淡定,「吸引大家的是文物,而不是我本人。」他說,「故宮文物得到年輕人的喜愛,說明當下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關注度在提高,中國傳統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就靠這些年輕人了。」

讓沉寂百年文物復甦

除了王津,蕭寒印象最深刻的是木器組的史連倉師傅,他說:「史連倉師傅的一雙巧手,讓沉寂百年的木器家具重新復甦。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修復文物的時候慢慢體會到器物的生命,從而得到成就感。」

這位木器組的修護師不善言辭、不愛說話,從三歲就在故宮玩,二十三歲時接同樣手藝出色的木匠爸爸的班。今年初史連倉退休,對於北京故宮萬分不捨,「我父親工作的時候就在西三所,我也待在這工作、生活了三十七年,總有些情誼割捨不掉,新址的味道肯定是變了。……故宮如果需要我,一定義無反顧地回來。」

誠如故宮文保科技部木器組組長屈峰所說,感受文物蘊含的生命力,想盡一切辦法保留文物的生命力,是身為文物修復師必經的一場「修行」。雖然科技的進步,使文物在修復中加入了許多現代儀器的輔助,但「文物的修復,強調的是人對物的體會,其中蘊含的生命力是修復者在一刀刀的刻畫中體會的,人能體會的東西,電動機器是體會不了的。」

傳承的是一部文明史

紀錄片中另一名修復師陳楊則在故宮工作了十幾年,他負責修復紡織品文物,先後修復百餘件紡織品文物,也解決了文物補襯材料準確復染、緙絲補配材料仿舊織造、拈金線種類及成分分析、嵌補修復技術等難題。在紀錄片中,為了確保腳感準確,陳楊光腳踩著梭機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陳楊說,緙絲技藝不是單純的織造,它對匠人的織造技藝和藝術修養都有著極高要求,「不同於用電機就可織造出的『通經通緯』紡織品,緙絲技藝到目前為止仍無法用電機替代。」

還有一位古書畫裝裱修復師楊澤華,從事修復工作三十多年,曾成功修復過多幅古代繪畫及大型壁畫、通景畫,如今已是國家級非遺「古書畫裝裱修復技藝」的傳承人。

楊澤華說,書畫裝裱綜合了紙、綾、顔料等多方面知識,其使用的配色、設計、裝潢不僅能使繪畫作品得到藝術昇華,還能凸顯中國人的審美觀。他認為,書畫裝裱中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手法,都是中國人勞動智慧的結晶。「紙、絹、綾的使用,代表了造紙業和絲織業的發展歷史;全色、接筆運用及繪畫技法、顔料的使用,則匯成了中國繪畫的歷史。」

如今,楊澤華早已從徒弟變成了師傅。他說,書畫裝裱修復技藝傳承的不僅是技藝,還是中華文明史、科技史、思想史的傳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