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irstory2 安摩根與麥卡茲 開拓視野 求新求變

文/楊慧莉 |2017.11.04
1480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網路的時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儘管如此,但礙於語言的障礙,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各地文化的認知仍極為有限。英國作家安摩根卻用一年的時間藉由讀萬卷書拓廣世界觀,她是怎麼辦到的?相對於安摩根的求知若渴,美國軟體工程師麥卡茲不安於一成不變的生活,決定來點新鮮的,他用一個月的時間做些小小改變,卻獲得大大的滿足……

增│廣│見│聞
用一年讀遍全世界

安.摩根(Ann Morgan)是出生於倫敦的英國隨筆作家。向來以廣博文化人自許的她,多年前從自己書架上單調的書種中意識到自己其實離博學的形象還差得遠呢,問題出在她的書架上清一色的都是英國和北美作家的作品,翻譯書卻少得可憐。發現自己在閱讀上有嚴重的文化盲點,她著實嚇了一跳,甚至有點不好意思,因為她知道這世上有很多精采的故事是用英文以外的語言寫就的,但如果以自己偏食的閱讀習慣而言,她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讀到這些好故事了。

國際年躬逢其盛

當時意識到這點的安摩根,適逢二○一二年倫敦奧運即將登場,決定搭配國際盛事,用一年時間閱讀每個國家的一篇小說、短篇故事或回憶錄的方式,給自己來個密集的「閱讀全球」課程。

為了博覽群書,她從聯合國所認可的國家名單中挑選了一百九十六個國家,包括台灣,準備從中揀選出作品,羅列入她的閱讀年書單裡。她打算從每周工作五天中撥冗念四本書。不過,她隨即遇到了一些實際面的問題。

首先,她得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即並非每個挑選國家的作品都有英文版本。事實上,英國每年所出版的文學作品裡只有百分之四點五是英文譯作。她發現這個數字在絕大部分說英語國家都差不多,即便在有些國家的比例可能會高些。

而當安摩根想從這極小百分比的譯作中去理解非英語國家的文化思維時,卻又發現這些極小眾的譯作又礙於出版業的興盛與否無法面面俱到。舉例而言,英國每年出版的法文英譯作品多半來自法國或瑞士,卻鮮少有作品來自也是說法語的非洲。

發現閱讀的障礙

除了語言的問題,安摩根發現要讀遍全世界,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是,她不知從何著手;她這一生幾乎都在閱讀英國和北美的著作,面對英文以外的國家她不知要從何尋找起。簡單來說,她連非洲納米比亞有什麼好小說可讀都不知道,如何閱讀全世界?

面對以上諸多困境,安摩根決定上網求助。她先是上網註冊了一個部落格,接著在網上放出自己想閱讀全球作品卻不得其門而入的苦楚和訴求。放出消息後的幾小時內,開始有人回應了。一開始是朋友和同事,接著是朋友的朋友,很快的有陌生人加入了。

四天後,安摩根收到吉隆坡一位叫做拉菲大(Rafidah)的陌生婦女來信,表示願意為她就近揀選英文版的馬來西亞書籍,她大喜過望,幾周後她真的收到一份包裹,裡頭是拉菲大的兩本個人選書,一本馬來西亞,另一本新加坡。

開放吸引全世界

不過,事後證明拉菲大的貼心之舉只是眾多標準回應之一,因為有愈來愈多人透過各種直接或迂迴的方式在幫她圓夢,讓她由衷感到「如果你敞開心閱讀這個世界,這世上的人也會助你一臂之力」。

接下來,她透過許多令人驚喜的管道讀到世界之書。舉例而言,她在巴拿馬運河的社群媒體「推特」上得知巴拿馬國作家璜.摩根(Juan David Morgan),於是找到此西語系作家的網站,詢問他是否有任何已譯成英文的出版作品。結果,這位作家雖尚未出版過任何英譯作品,手邊卻正好有一本尚未出版的英譯小說《金駒》(The Golden Horse),可讓她先睹為快。

而類似的善舉在其他如瑞典、帛琉之區也陸續出現,讓她得以因閱讀全球各地的人文風情而嘖嘖稱奇。舉例而言,她得知南非國王南竿罕(Ngungunhane)於十九世紀領軍抵禦葡萄牙的故事、土庫曼斯坦裏海沿岸偏鄉之區的婚姻儀式等。

不過,安摩根所經歷的最奇特際遇莫過於讀懂了一本來自幾內亞灣聖多美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的葡萄牙文小說。首先,她在推特、臉書的社群網上找到九位願意幫忙英譯的伙伴;接著,她網購了多本此小說分別寄送給這些譯者,靠著大家通力合作翻譯,安摩根終於把整本書讀通了。

閱讀世界開眼界

在安摩根的閱讀年裡,她發現自己的無知和對自己局限的坦然反倒成了重要的契機,特別是在閱讀聖多美普林西比的經驗裡,不僅學習新知,還群策群力,集結創意,把自己的弱點變成整個讀書計畫的力量所在。

不過,最重要的是,她走出自我,進入別人的心靈,至少透過不同的眼睛重新發現這個世界;儘管有些經驗並不舒服,特別是讀到文化價值取向很不一樣的國家,但也因而藉以釐清自己的想法,發現自己原有的盲點。而當她藉由一點一滴的閱讀,豐富而多元的世界也在她面前開展,擺脫自己原本局限而狹隘的世界觀。

而今,安摩根看著自己書架上的書和電子書,發現這些書將來自不同政治、地理、文化、社會、宗教的世人凝聚在一起,也顯現人類可以通力合作的潛力。她的閱讀年經驗也證實,拜網路之賜,我們的時代非比尋常,可以與陌生人分享故事、

世界觀或是一本書。

安摩根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加入她閱讀世界的行列,相信此舉將能鼓勵出版社多出翻譯書,世人將因開拓視野而

心靈變得更富有。

提│振│生│活
三十天嘗試新鮮事

麥.卡茲(Matt Cutts)是美國軟體工程師,曾在谷歌居要職,專門負責處理網路垃圾郵件的程式設計,目前是美國數位服務(the United States Digital Service)工程師主任兼代理行政。

新體驗心感受

幾年前,麥卡茲覺得生活陷入一成不變的泥淖,於是決定跟隨美國哲學家摩根.斯普洛克(Morgan Spurlock)的腳步,用三十天嘗試新鮮事。在這一個月時間裡,他去做了一些平日夢想的事,結果發現三十天用來養成新習慣或是改掉壞習慣剛剛好。

嘗鮮的當月期間,麥卡茲有不少收穫。首先,時間並未因此變得飛快,反而讓人充滿了回憶,因為他每天都拍一張照片,確切記下當天地點和所行所為。另外,他還留意到一旦著手更多的三十天挑戰,自信心就會與日俱增,然後從一個原本老是伏案的電腦控,變成一個純粹只是為了好玩而會騎單車上班的人,甚至還去爬了非洲最高的山脈「吉力馬札羅山」,這種探險在三十天嘗試新挑戰前未曾有過。

小改變大不同

此經驗讓麥卡茲明白,如果真想做什麼,三十天都可辦到;比方說,如果想寫一部五萬字的短篇小說,只要一天寫一千六百多字即可。而他也真的完成了一部這樣的小說。他表示,達到目標的祕訣就在於切實寫完當天規定的字數才能上床。過程中,他雖然犧牲了一些睡眠時間,但畢竟寫出了一部差強人意的作品,人生閱歷因而變得更豐富,還能逢人誇示說:「我不只是電腦工程師喔,我還寫過小說呢!」

此外,麥卡茲也從三十天的挑戰中學到做些小而持續性的改變,比較容易持之以恆,而一些較大的挑戰,儘管樂趣不少,但較難堅持下去。

三十天嘗試新鮮事的經驗也告訴他,不管過程是否讓人心曠神怡,但終會告個段落。因此,麥卡茲鼓勵世人不妨現在就即知即行,想想自己一直想做些什麼,然後就去嘗試看看吧!

從安摩根和麥卡茲的故事中,不難看出,只要「有心」,生活隨時可以為之改觀,人生也可以因自己的一些改變而趨於更開闊寬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